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2022-09-01 14:24:17
日前,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得國務院批準建設,為創新龍江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在8月31日舉行的中共黑龍江省委“中國這十年·黑龍江”主題新聞發布會上,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勤表示,要使科技創新“關鍵變量”成為振興發展的“最大增量”,成為龍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黑龍江著力推進創新龍江建設,就是要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深入實施科教振興計劃,更好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加快建設全國創新發展策源地、創新人才集聚高地和東北亞創新交流合作基地。”許勤說。
黑龍江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底蘊深厚,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78所高等院校和40位“兩院”院士,有7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有29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404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十年獲得國家科技獎144項,劉永坦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科技創新成果為國家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火星探測、奮斗者號深潛等重大工程提供了“硬核”支撐。
“我們將充分發揮科教和產業技術優勢,培育更多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強化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龍江貢獻。”許勤說。
許勤表示,要著力構建高效協同的創新體系。現代科技的競爭,本質上是創新體系的競爭。黑龍江自覺服務國家戰略,加強產學研協同發展,打造了一批技術轉移機構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大幅增長,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提升。黑龍江將深化校地院企共建共享,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高水平建設哈大齊自主創新示范區、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推動區域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實施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科技成果產業化專項行動,健全科技成果市場化交易服務體系,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落戶龍江,轉化為好產品、好企業、好產業,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快車道”,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
許勤表示,要著力打造一流的創新生態。這是增強創新驅動力的關鍵之舉。黑龍江將實施創新生態建設行動,推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金融創新、管理創新、商務模式創新,構建多要素聯動、多主體合作、多領域協同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進一步提升創新綜合實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充分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強化創新要素保障,完善科技創新政策扶持體系,構建環大學大院大所創新創業生態圈,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盡快轉化。實施人才振興計劃,落實“龍江戰略科學家頭雁支持計劃”“龍江學者支持計劃”等,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加快建設高素質的創新大軍,誠邀海內外英才到龍江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經濟日報記者 吳浩)
黑龍江:“削整擴平”打造高標準農田
南京農機化所參加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暨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
評估產業發展 引導守正創新
黑龍江綏化北林區:小小黃豆角 俏銷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