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黃石發布 2022-09-16 10:04:20
“好種子產出優質糧,咱們農民的腰包就會越來越鼓。”14日,在開發區·鐵山區太子鎮上莊村,種糧戶李遠利凝望著試驗田里的半畝水稻,嘴角不自覺上揚,“這個水稻品種好,叫星兩優551,我明年就種它。”
李遠利今年52歲,家住開發區·鐵山區太子鎮龍莊村,種糧已有16年。過去,每年選啥種子,李遠利愁得很,“主要聽宣傳,看標簽,水稻的產量到底咋樣,心里沒譜。”他說。
2015年前后,李遠利發現,在龍莊村不遠處的上莊村,多了一片試驗田。之后,有農技人員來來往往,忙個不停,育秧、播種……
水稻成熟了,農技人員還給李遠利打來電話。“讓咱來試驗田里看禾選種,多新鮮。”他說。
跟著專家種田,李遠利先后選擇過多個水稻品種,有些品種產量高,有些品種抗病性強,收益穩定在畝產1200斤左右。
今年,黃石市種子管理局將展示的水稻新品種擴大到了20個。從5月下旬開始,一粒粒好種子在田疇里拔節生長。
李遠利一邊種植好自己的水稻,一邊盼望著試驗田里的水稻新品種早日成熟,“能夠看禾選種,咱們農民對增產增收也就更有信心。”
66歲的徐新奎,是太子鎮的種糧大戶,種植水稻面積300畝。今年,長江流域持續高溫干旱,稻田受了災,徐新奎有所損失。
14日上午,得知黃石市種子管理局將在這片試驗田舉行看禾選種現場觀摩,徐新奎、李遠利等太子鎮50余名種糧戶早早等待在田埂邊,等待著專家介紹。
“這個叫G兩優345,這個叫G兩優7號,那邊是邦兩優香占、香兩優16……這些品種的結實率達80%以上……”農技專家手拿大喇叭,帶著種糧戶們沿著田埂邊走邊介紹。
“我覺得星兩優551禾苗長勢好,看起來生長周期會更長,估計畝產能超過1200斤。”李遠利凝望著星兩優551,開始規劃起來年的水稻種植。
黃石市種子管理局副局長張育林介紹,看禾選種,優中選優,得到了種植大戶的好評。“我們在現場觀摩活動中加入了現場展示、大戶分享、企業訂單收購等環節,不僅讓農民更直觀感受到每個水稻品種特性,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還與稻米加工企業進行互動,幫助大戶解決銷售問題,進一步完善稻米產業鏈條。”他說。
種子去太空“逛一圈”后,會有怎樣的變化?
山東實際種糧農民再獲一次性補貼9.61億元
習語阡陌第56期:“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
嘉峪關:快遞車開進田間地頭 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
新晃縣魚市鎮:免費發放油菜種子 助力鄉村振興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