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農視網 2025-09-12 17:11:08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嚴守耕地紅線,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切實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實現穩產豐收,單位面積產量375.6公斤/畝,比2024年增加0.1公斤/畝。各地因地制宜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望天田”變為“高產田”,把“巴掌田”整合為“連片田”,共同繪就一幅幅豐收盛景!

建設高標準農田和改良鹽堿地,低產田變成豐產田
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陜壩鎮赤峰村,碧綠的玉米葉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赤峰村村民韓雙歲走到地頭,擰開泵房的水肥一體化設備閥門,利用滴灌帶,為每一株玉米送去所需的水分和養分。

韓雙歲回憶道,過去,村里11500畝耕地鹽漬化嚴重、田塊零散,種的玉米很難成活。如今,通過建設高標準農田和改良鹽堿地,昔日零散的低產田已變成集中連片、穩產高產的良田。
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了灌溉排水的能力?!耙郧懊钜惶熘荒軡矌桩€地,現在我一個人負責管理1000畝地。”韓雙歲說。今年,他把自家50多畝地全部入股了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自己則在合作社的玉米田里務工?!敖ㄔO高標準農田后,節省了人工?,F在我一年有分紅和打工兩份收入,打工預計一年增收2萬元左右?!?/p>
“今年一畝地能比去年多種1000多株玉米,按照現在的長勢,預計每畝增產200公斤左右。去年村民人均收入2.2萬元,今年預計再增收1000元?!背喾宕妩h支部書記韓雪忠欣喜地表示,“這就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成效?!?/p>
在杭錦后旗,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共有44個,已完成建設52萬畝,2025年將實施36.7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為保障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科技賦能,有效提升水稻的品質和效益
當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毛云鄉迎來了繁忙的收割期。種糧大戶趙華看著在高標準農田里忙碌的收割機說道:“今年天氣巴適,技術指導到位,是個豐收的好年頭?!?/p>

近年來,毛云鄉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并加強農業科技配套與應用。引入智慧農業管理體系,推出“高產示范+良種推廣”以及“稻+N”復合種植模式,運用合理密植、無人機飛防、精細管護、綠色防控和機械化收割等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水稻的品質與效益。
好田好地種好糧,沃土良田保豐收。得益于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預計今年該鄉5600畝稻田產出稻谷649.6萬斤。

旱能灌、澇能排,高標準農田提升抗災能力
河南省素有“中原糧倉”之稱,中原熟、天下足。截至2024年底,河南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808萬畝,約占全省耕地總面積的78%,有力支撐了全省糧食總產連續8年超1300億斤。
近年來,河南省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全省共建設農田灌溉機井115萬眼,開挖疏浚排澇溝渠24萬千米,修建田間道路9.8萬千米,項目區耕地質量等級平均提高0.23個等級、達到3.56,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升。
6月17日,在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高標準農田內,種糧大戶邱守先說,“雖然今年遭遇干旱,但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灌溉很方便。田里配套了水肥一體機、固定式噴灌和智能化控制器,2000多畝地我拿一個手機就能澆過來。小麥的畝產能達1400斤?!?/p>
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孫巍峰表示,當前秋糧長勢總體穩定,奪取全年糧食穩產豐收,我們是有條件、有底氣、有信心的。
秋風拂過廣袤田野,豐收的圖景正徐徐鋪展。內蒙古巴彥淖爾,高標準農田上的玉米茁壯挺拔、成方連片;貴州貴陽稻浪涌動,畝產效益實現新提升;河南周口克服干旱影響,依然穩產保收——一個個來自一線的生動實踐,共同詮釋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深遠意義。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是筑牢“大國糧倉”的關鍵舉措,也是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具體行動。良田提質、節水增效、科技賦能,正不斷增加我們端穩飯碗的底氣。
暖經濟向“新”風勁吹!選品、詢價、成交……企業做足“內功”開辟大市場
觀察·中國引領機器人產業變革 “硬科技突破+場景化落地”雙向發力加速迭代
精細化貼心服務上“新” “冰雪經濟”火熱文旅市場“熱氣”升騰
聚焦“十五五”規劃建議丨弘揚誠信文化、廉潔文化
京津冀新增6項“同事同標”社保經辦服務
河南麥播一線:趁晴趕進度 播種忙不停
一技傍身好就業 多元化優質培訓資源供給拓寬勞動者發展空間實現增收
更新惠民托起民生“溫度 “老房子”變身“好房子”老城區重煥生機
二十屆四中全會名詞卡片:防治康管全鏈條服務
由“精”到“尖” 硬件“黑科技”為國產傳感器從感知到智聯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