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2022-04-26 09:44:29
谷雨過后,在青島市即墨區段泊嵐鎮孫家屯村的千畝無花果種植基地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大棚里無花果樹吐露新芽,在保溫效果更好的冬暖棚里,一個個雞蛋大小的無花果已經成熟。
基地負責人王建格介紹,常規情況下無花果的收獲期是從7月中旬到11月份上旬,現在冬暖棚試種已經取得成功。無花果鮮果從年前一直可以收到五六月份,從技術上實現了全年都有新鮮無花果供應,保障了淡季休閑采摘不淡。
依托大沽河資源稟賦、周浩然紅色文化、柳腔發源地優勢、無花果產業基礎,今年即墨區在段泊嵐鎮規劃建設涵蓋23個村莊、占地7.5萬畝的“果香柳韻”鄉村振興示范區,以非遺文化為特色,以無花果種植、加工為主,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堅持“規劃先行、片區打造、多元融合、各具特色”的理念,即墨區已連續兩年投入2億多元引導資金,布局建設8個鄉村振興示范片區,通過“黨建統領、產業支撐、生態宜居、城鄉融合、共同富裕”,鄉村振興從“單兵作戰”變“抱團共贏”,走出了一條鄉村區域協調發展、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8個示范片區中,有4個是今年新規劃的,作為4個新片區之一,孫家屯村的村民們切實感受到“家門口”受益帶來的幸福感。
“之前村莊沒有任何產業,主要作物就是小麥和玉米。引入無花果種植企業后,通過‘黨支部+基地+農戶’的模式,鼓勵村民將土地流轉給基地種植無花果,不僅每年有流轉費,村民們還變身成為基地里的產業工人。”村莊黨支部書記楊秀海介紹,結合今年示范區建設,通過黨支部引領,整合村莊的土地、資源、資金、人員等要素,全部融入無花果產業的發展中去,村集體年可實現額外收入10萬元,帶動村民年均增收3萬元以上。他們還在延伸無花果產業鏈上做起了文章,無花果脆片、果脯及無花果茶類、酒類等產品相繼上市,提高產品附加值,延伸了銷售周期。
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系統性工程,即墨區堅持片區化規劃、景區化打造、園區化建設,除了段泊嵐“果香柳韻”,還規劃建設山海經濟為特色的田橫“藍灣薯鄉”,沿山發展地瓜種植加工特色產業,沿海發展生態養殖,通過合作社促進農民增收;以采摘經濟為特色的藍村“桃源稻香”,發展羊肚菌、水稻等采摘休閑農業,定位是打造山東省內最具特色的羊肚菌種植基地;以村企共建為特色的金口“鳳祥芹鄉”,國有公司和省級龍頭企業田瑞牧業合作發展,帶動周邊村莊發展。通過這些示范片區建設,串聯起全區135個新村連片起勢躍升,有效促進全區農村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增收和農民致富。
示范片區建設不是一年就能干完的,走精品路線,一年接著一年干,后續完善提升、長效管護都要規劃到位。這始終是即墨區堅守的理念和原則。
日前,在移風店鎮青島育苗中心項目建設施工現場,建設機械轟鳴,車輛進出有序,工人們繁忙勞作,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不遠處,是一座座新建成的現代化育苗大棚。青島育苗中心項目是移風店“七彩田園”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的重要項目之一。“七彩田園”示范片區去年開始規劃建設,在即墨西部依托大沽河整鎮打造,重點發展高端種子、蔬菜種植產業。其中,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累計引進全球排名第4的荷蘭瑞克斯旺公司中國總部等14家重點種子企業,形成500多類蔬菜、花卉種子研育展銷一體的全產業鏈,在農業部登記種子品種64個。
今年以來,結合青島市“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移風店鎮把作風能力提升的著力點放在全面開展鄉村振興產業服務上,針對種業、苗業發展,搭建創新平臺,深化科企合作,支持和鼓勵企業建設種質資源庫和基因庫,圍繞種子種苗大力推進強鏈補鏈,推進青島育苗中心等7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另外,打造移風店鎮雙創中心,舉辦鄉村直播電商培訓,打造多個鄉村直播基地,扶持培訓600名學員主播走專業化道路,打造5G時代農特產品銷售新模式。
那曲:以人才振興推進鄉村振興
黑龍江:擦亮地理標志“金招牌” 繪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在鄉村振興中提高發展包容性
5G技術進鄉村 智慧農業“顯身手”
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筑牢鄉村振興基石 ——發展規劃司舉辦2022年第一期鄉村振興大講堂
民族要復興 鄉村必振興
以信用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