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 2021-12-09 10:20
“學會了科學養蠶,這樣繭的產量就能提高。去年我養蠶1.5張,賣了4250元,今年又養了3張,收入比去年高得多。”45歲的周瑞珍高興地說。
不久前,在安康市漢濱區大河鎮大坪社區黨員活動室,農技干部李輝英對脫貧群眾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這是漢濱區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無縫銜接工作中的一幕。
今年以來,該區按照部署,迅速完成扶貧系統到鄉村振興機構重組,堅持從建立健全組織領導、任務落實、工作推進有效銜接出發,聚焦強產業、穩就業、建平臺,完善機制、強根固本,涵養“造血”能力,筑牢防返貧預警監測及動態幫扶機制,推動當前工作高點開局。
強產業 鼓起群眾增收錢袋子
“我今年種了5畝魔芋,僅此一項就能獲得產業獎補4000元,預計產出商品魔芋5000斤,產值過1萬元。”近日,葉坪鎮群眾劉讓成樂呵呵地說。
為了鼓起群眾持續增收的錢袋子,漢濱區以畜牧、魔芋、茶葉、核桃、蔬菜五大產業示范引領,制定出臺了31條富硒特色產業獎補政策,投入獎補資金超1億元,鼓勵脫貧戶、邊緣戶發展特色產業增收,支持種植養殖大戶、農業園區、龍頭企業發展壯大,增強聯農帶農能力。
不僅有規模產業的持續帶動,漢濱區還構建起“黨支部+X+貧困戶”等多種利益聯結保障機制。鎮、村為有勞動力的脫貧戶謀劃了短平快的養豬、養雞等養殖業,做到每戶至少有一項可持續脫貧增收產業。與此同時,實施扶貧小額信貸以及產業科技指導員制度,將2.76萬戶群眾納入特色產業鏈中,真正讓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增收。“我是2019年脫貧的,今年在獎補政策激勵下,種了10畝魔芋,預計產種芋5000斤,產值超過3萬元。”魔芋種植大戶高榮林高興地說。
該區還深入推行“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百余名技術骨干深入農村一線,利用夜校、田間學校等形式,以農業科技、農產品推廣、林果栽培、食用菌種植、養殖技術為重點內容,培養“土專家”,提供農業技術支持和指導,送政策、送服務、送技能、送崗位,使脫貧戶“造血”機能不斷增強,取得“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果。
穩就業 就近務工增收底氣足
7月下旬,流水鎮引進的安康夢之帆電子加工廠落戶新壩中心社區,預計解決100人就近就業。“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也是鞏固脫貧成果最有效的辦法。”流水鎮人大主席高選介紹。
今年以來,該區按照打造一個產業重點鎮、培育一個產業園、建設一個產業廣場、引進一批總部企業、建成百家百人以上毛絨玩具工廠的發展目標,重點研究、重點部署、重點傾斜,集中開工投產7家新社區工廠,共投資4000多萬元,廠房面積達1.2萬平方米,為周邊群眾提供了700多個就業崗位。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148家,累計帶動就業1.23萬人次,新社區工廠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夢工廠”。
今年,漢濱區不僅出臺了5年過渡期間的就業政策,通過社區工廠解決了部分群眾就業問題,而且還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利用“春風行動”等專場招聘會,促進更多勞動力轉移就業。與此同時,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推動“家門口務工”。據統計,2021年上半年,該區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8場次,已有83018名脫貧勞動力返崗復工,10004人穩定在崗,有力保障了脫貧群眾收入不減。
建平臺 建立監測機制守底線
今年7月,區醫保局智能審核股監測數據顯示,大河鎮先鋒社區龔維勇家庭成員住院個人負擔費用累計大于1萬元。通過入戶走訪,工作人員了解到,龔維勇長期外出務工,今年他先后2次在外患病住院共花費2萬多元,個人負擔1.1萬余元。在外住院情況其家人不知情,鎮、村也不掌握,通過7月份醫保防返貧致貧監測預警系統推送數據,鎮、村才知曉其患病住院情況。經研判,工作人員及時將龔維勇家納入低保。
為建立防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該區將全區所有農戶納入監測范圍,對“三類”重點戶收入、住房、飲水、醫療等72項指標進行采集,通過全面排查、綜合研判、精準幫扶、動態銷號,時時關注、天天監測、周周統計、月月研判,堅決守住防返貧底線。截至目前,該區已有14.8萬戶51.3萬人通過APP進行了信息采集和比對,存量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的返貧風險已全部消除。
抓銜接 迅速轉變角色開新局
漢濱區從建立健全組織領導、任務落實、工作推進、隊伍保障、督促考核等體系抓起,堅持區級領導聯鎮包村工作責任制,成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領導小組,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區鄉村振興局合署辦公,確保人員、任務、責任“三統籌”,實現了領導指揮體系、監測幫扶體系、保障機制體系、工作責任體系有效銜接,明確了5年過渡期有效銜接工作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為指標化、目標化、項目化推進任務落實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漢濱區及時啟動201個脫貧村和4個新建社區第一書記和工作隊輪換工作和系統培訓。目前,該區精準選派第一書記205名、派駐工作隊(組)356支、工作隊(組)員1286名,還組建區級督導組,定期調度通報,持續傳導壓力,倒逼政策措施和工作落實,確保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有力有序推進。
宣威:玉米秸稈促進養殖業發展 環保又增收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跨省份道路運輸動物指定通道有關工作的...
樂山市明確目標全力推動農業農村工作
王晨出席習近平法治思想論壇并發表主旨演講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
全國農田建設工作現場會強調 加快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 ...
閩清梅溪因地制宜發展茭白種植 助農戶增收致富
廈門市農業農村局全力抗疫穩產保供抓好蔬菜畜禽生產工作
山地蘋果豐收 五大舉措抓銷售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