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2021-10-19 20:58
一座座日光溫室整齊排列,一枚枚無花果、火龍果正在等著游客采摘,一車車芥藍、菜心等有機蔬菜發往粵港澳大灣區……在民勤縣,處處可見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影子。
近年來,民勤縣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統領經濟社會發展,著力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立足高質高效,注重延鏈補鏈強鏈,打造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區,在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上下功夫,推動了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園區化發展。
農產品變旅游產品
“這邊是水培蔬菜,這是百香果樹,那邊是風鈴辣椒,還有無花果。嘗一下我們的意大利生菜,現采下來就可以直接食用……”在民勤縣紅旗谷現代農業示范園內,民勤縣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英多熱情地給大家介紹著各種果蔬的特性。
紅旗谷現代農業示范園位于民勤縣重興鎮紅旗村,采取“政府引導、企業運作、農民參與、合作社加盟”的方式,走出了田園農業游、園林觀光游、農業科技游、務農體驗游的農旅融合發展之路。
民勤縣重興鎮副鎮長王靜雯介紹,該園區依托地域特色,培育“農業+旅游”發展模式,開展果蔬采摘、農事體驗、休閑觀光等旅游業態,把農產品變成旅游商品,拓展了園區盈利模式。
“水培館是2020年4月引進的,主要展示八種水培技術,有紫葉生菜、黃心苦菊、紫葉油菜等蔬菜,這些純綠色蔬菜見效快、生長周期短,10至14天就可以收菜,不受季節影響,一年四季都有。水是立體循環流的,采用立體種植技術,我們自己育苗,自己配營養液。水培菜主要往家庭推廣,菜種好后,本地賣一部分,再給蘭州、武威的民勤特產旗艦店供一部分?!蓖跤⒍嗾f,特色旅游采摘區主要利用日光溫室南果北栽,目前種植有百香果、無花果、火龍果、櫻桃、獼猴桃等水果?;瘕埞荒陜刹纾谝徊缙?、八月份采收,第二茬十月份至春節采收,由于種植面積不大,目前只能滿足游客采摘,價格為一個10元。無花果一年四季都結果實,一片葉子一個果,一棵樹掛15個果,任何時候都可以采摘。
據了解,該園區的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經營、廣輻射帶動、智能化生產,已成為民勤縣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個窗口,為示范引領全縣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紅旗谷現代農業示范區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優質的服務,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成為民勤投資成本低、回報快、信譽好、服務優的一片投資熱土?!蓖蹯o雯說。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走進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成片的上海青、菜心、沙蔥等各種蔬菜展現在眼前,現代化食用菌車間里滑子菇、海鮮菇等菌類在燈帶的照亮下歡快地成長著。
民勤縣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位于民勤縣蘇武鎮羊路村,由民勤縣騰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民勤縣西部農林產品專業合作社和羊路村按照“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建成。
民勤縣蘇武鎮黨委副書記閆永珠介紹,該園區2019年11月被列為第三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基地規模達6000畝,全部配套噴灌和滴管高效節水設施,較傳統大田作物種植畝均節水90方,主要種植芥藍、菜心等多種綠葉菜,每年可種植4茬,畝均產量4400多斤,畝均收入達10000元以上。
“為了方便蔬菜存儲,園區配套建成了2萬噸恒溫保鮮庫、4000平方米交易大棚和日產量10噸的制碎冰車間,蔬菜成熟采摘后,就地實現分揀篩選、分級包裝,送入恒溫保鮮庫預冷,經冷鏈物流運輸后,38小時后到達香港、廣州、深圳等地進行銷售,使蔬菜畝均純收入可達4200元以上,實現年利潤500多萬元?!泵袂诳h騰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許爾財說。
今年,園區利用閑置的恒溫庫和日光溫室,建成了民勤縣食用菌三產融合發展基地,實現了民勤縣食用菌從無到有的突破。配套建成自動化加工設備和溫控、濕控、風控、光控設施。種植海鮮菇、滑子菇、香菇和埋地菇4個食用菌種,全自動化車間種出來的菌類從品質、品相上都比較好,價格也更高一些,滑子菇批發價10元,埋地菇批發價7元至8元。目前,共培育菌棒18萬棒,年產4茬至5茬,年產量540噸,當年可實現產值540萬元,凈利潤200萬元。
“今后,我們將依托蘇武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優勢,倡導農戶大力發展果蔬種植業,因地制宜重構產業布局,以點帶面,通過打造蘇武優質蔬菜示范園,輻射帶動全鎮蔬菜產業發展,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遍Z永珠說。
擴大特色品牌知名度
據了解,今年以來,民勤縣堅持走“園區+基地”的路子,“7+2”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功能設施加快完善,帶動發展萬畝基地8個、千畝基地52個、百畝基地200個。
民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芳說,目前,民勤縣蔬菜形成以民武路沿線鄉鎮為重點的優勢產業帶,面積擴大到15萬畝。溫室人參果形成東壩鎮、大壩鎮兩點并進發展格局,面積突破1萬畝。探索食用菌工廠化生產模式,蘇武供港蔬菜基地先行先試,建立食用菌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基地,為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探索經驗。
全縣大力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連片新建三代日光溫室示范點10個438座,連體拱棚示范點9個594座,大小拱棚示范點6個193座,實現春提前秋延后、錯峰上市、四季供應,全縣“萬元田”“十萬元棚”等高收益產業占比不斷增加。
“我們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方面下大功夫,600多家生產經營主體納入縣級管理平臺,做到‘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質量有保障’,使農產品都有了自己的電子身份證,全縣‘三品一標’認證產品達到78個,入選‘甘味’品牌農產品達到8個,民勤特色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标惙颊f。
三峽非遺旅游周啟幕 護長江文化促傳承發展
全國馬鈴薯產業發展的典型樣板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00家聯合體煥發新活力
央地力推特色產業發展、農業全產業鏈培育
沂水縣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促進現代農業技術普及推廣
發展鄉村旅游 帶動村民增收
浙江安吉孝豐鎮:紅色傳承 綠色發展的鄉村振興路
中國入世二十周年農業發展高層研討會在北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