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業信息網 2021-10-19 10:50
近年來,秀洲區堅持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持續加大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重點在“精、控、替、統”四個字上下功夫,推進農藥減量工作。
一是“精”。做好精準測報和科學施藥工作,位于秀洲區新塍鎮南洋村的水稻“兩遷”害蟲智能測報系統,能通過光源自動收集蟲子,自動拍照識別后,統一儲存,而每次拍照后識別的數據則會在第一時間上傳至系統后臺,通過電腦、手機上的智慧農業云APP,能看到蟲情監測的全部數據。選定時間范圍后,還能根據具體出現的害蟲種類、數量,對幾天、幾個月甚至一年的蟲情進行智能分析。近年來,秀洲區堅持農作物病蟲害人工系統調查監測和智能測報相結合,通過系統數據與人工數據比對,系統監測的數據大趨勢準確率已逐步提高,病蟲害長期預測預報準確率90%以上,短期預測預報準確率95%以上,為秀洲區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提供科學可靠依據。在精準測報和抗藥性監測基礎上,區農業種植業總站在病蟲防控關鍵時期,適時發布病蟲情報,指導秀洲區種植農戶科學合理施藥,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劑量、錯用藥、過多施藥等亂用藥現象。
二是“控”。秀洲區已建設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3個,綠色防控推廣面積10多萬畝。其中秀洲區新塍鎮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區、秀洲區王江涇鎮水稻綠色防控示范區分別于2019年、2020年被認定為省級綠色防控示范區。綠色防控示范區綜合應用灌水殺蛹、抗性品種等農業防控技術,種植顯花植物、田埂留草等生態調控技術,釋放天敵赤眼蜂、稻漁共生等生物防治技術,以及安裝殺蟲燈、性誘劑等理化誘控技術,創建有利于作物生長、天敵保護,而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生態小環境條件,達到自然控制農作物病蟲發生為害、減少農藥使用的目的。
三是“替”。大力推廣應用環境友好型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替代高毒高殘留農藥,大中型高效藥械替代小型低效藥械,應用現代植保機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機械,減少農藥流失和浪費。通過對各鎮千畝示范方種糧大戶發放“康寬”等環境友好型農藥,提高農戶對環境友好型農藥應用的認知和示范推廣。
四是“統”。持續推行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培育扶持病蟲害統防統治專業化示范組織4家、示范主體55家,大規模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服務,覆蓋率達47%,有效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決農戶“打藥難”“打藥貴”“亂打藥”等問題。
江山市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 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打造“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新格局——甘肅省推進鄉村治理現場會觀...
全國三農期刊宣傳工作座談會在陜西延安召開
渦陽縣丹城鎮:推進美麗家園項目 助力全面鄉村振興
以偉大建黨精神推進黨的自我革命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人大工作與時俱進發展完善
峨山縣:推進村莊清潔行動落地落實
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100家聯合體煥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