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 2021-12-03 10:43
交匯點訊 為鞏固生豬產能恢復成果,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豬肉市場有效供給和價格總體平穩,近日,經江蘇省政府同意,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商務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監管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蘇農牧〔2021〕27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用5-10年時間,基本形成生產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供給安全、產銷協調、調控有效的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市場周期性波動得到有效緩解,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自給率穩定在70%以上。
《實施意見》指出,要穩定和完善生豬生產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金融信貸支持力度,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生豬產業發展,繼續在貸款額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對符合授信條件但暫時經營困難的生豬養殖場(戶)和屠宰加工企業,不得隨意限貸、抽貸、斷貸。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穩定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根據生產成本變動對保額進行動態調整。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市縣探索開展“保險+期貨”試點,鼓勵保險公司積極開展“政策性+商業性”、“傳統成本+價格收入”等組合保險。推進生豬保險與信貸、擔保、期貨(權)等金融工具聯動,積極擴大生豬養殖保險覆蓋面。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對生豬養殖場(戶)購置自動飼喂、環境控制、疫病防控、廢棄物處理等農機裝備加大支持,統籌省以上相關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生豬養殖場標準化建設和設施裝備升級,保障生豬重大疫病防治以及處理處置等,實施以生豬養殖量為重要分配因素的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分配機制。持續優化環境管理服務,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規規定隨意擴大禁養區范圍,深入推進生豬規模養殖項目環評“放管服”改革。
《實施意見》提出,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笆奈濉逼陂g,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量穩定在12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少于108萬頭。以能繁母豬存欄量為主要核心調控指標,建立異常變化自動觸發調控機制。當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波動時,采取預警引導、鼓勵生豬養殖場戶加快補欄二元母豬或淘汰低產母豬等措施,促使能繁母豬存欄量回歸合理區間。當能繁母豬存欄量大幅減少或生豬養殖連續嚴重虧損3個月以上時,對規模豬場和種豬場(含地方保種場)給予一次性臨時救助補貼,擴大對符合條件的生豬養殖場戶信貸投放,并給予貼息補助。
“十四五”期間,全省規模豬場數量穩定在5000家以上。不得違法拆除規模豬場,確需拆除的,各地政府要安排養殖用地支持其異地重建,并給予合理經濟補償。全省將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對設計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規模豬場,掛牌建立國家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對設計年出欄8000頭-1萬頭(不含1萬頭)的規模豬場,掛牌建立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各地可結合實際建立相應層級的生豬產能調控基地。
《實施意見》強調,完善生豬穩產保供綜合保障體系。健全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完善信息會商和發布機制。完善豬肉儲備調節機制,細化預警響應工作措施。抓好生豬疫病防控,全面落實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網格化管理要求,持續推進監測預警體系、清洗消毒體系、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推進生豬生產綠色發展,優化養殖區域布局,加快規模豬場提檔升級,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生豬全產業鏈建設,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建設,推行豬肉產品冷鏈調運,實現“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
同時,我省細化制定了《江蘇省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并作為《實施意見》的附件一并印發。按照生豬產能調控要求,將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動劃分為綠色、黃色和紅色3個區間,并明確相應的調控措施,保持能繁母豬合理存欄水平,穩固基礎生產能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吳瓊
都安:牛羊產業讓村集體經濟“?!逼饋?/p>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保障冬奧會...
開江縣:創新“稻田+”產業模式 打造蜀地“魚米之鄉”
農業農村部召開常務會議 研究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保障冬奧會...
成武縣九女集鎮郭莊村:“產業園”托起鄉村振興夢
四川劍閣:產業綜合體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廣東種業龍頭助推優質稻產業發展
湖南:積極支持民企 補助“免申”送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