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04-18 11:31
4月13日下午,新城區舉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村莊圍封管理觀摩推進會,通過實地調研觀摩和相互交流學習,總結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圍封管理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快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理服務提質增效。
緊鄰科爾沁北路與110國道的沙梁村,采用生態網圍欄的形式對臨街2340余米區域進行了全部圍封。圍封后采取北門入、西門出的通行方式,同時設置若干緊急出口,在突發緊急情況時及時開啟。主出入口設置有智能門禁系統,對出入人員、車輛進行動態管理。圍封管理對于村莊管理村域治理特別是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村莊內正在實施小街巷綜合整治,通過鋪設面包磚等方式進行硬化,確保雨雪天氣也能保持清潔環境。
距沙梁村北側不足1公里處的是哈拉更新村,這座總人口不足2000人的小村莊采用混凝土地梁、磚立柱加方鋼焊接網圍欄的形式對整村進行了圍封。村莊出入口處參照城區居民小區通行形式設置人車分流通道,安裝了智能起降道閘,實現村莊全封閉小區化管理。
保合少鎮二古路板村、水磨村等村莊,也都采取綠網片、鐵藝圍欄、升降門、伸縮門等形式對村莊進行圍封管理,提升村莊管理能力。
據了解,今年以來,新城區保合少鎮、成吉思汗大街街道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大力實施“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綜合治理,推進“清潔家園 守護健康”專項行動,提高工作標準,加大整治力度,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并與鄉村振興、鄉風文明建設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農村面貌不斷改觀,農村品質顯著提升。
保合少鎮建立完善人居環境整治管理機制,加大巡查管理力度,多措并舉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持續清“五亂”,清理轄區內各類垃圾60余噸。通過設置分類垃圾桶、垃圾分類亭、配備分揀員等措施,打造了保合少村等垃圾分類示范村10個,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有序推進。發揮志愿服務力量,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豐富活動,按照創城目標要求,規范車輛亂停放等各類不文明行為。開展衛生之家、美麗庭院、最美家庭等評比表彰活動,發動村民開展院內外衛生清掃行動,引領文明鄉風。對全鎮14個村莊進行圍封管理,合理化村莊出入口布局,確保疫情防控安全,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成吉思汗大街街道實施村莊社區化、小區化管理,轄區13個行政村本著節約成本原則,結合各村地理環境和交通情況實施不同形式的圍封。通過網格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應用,提升村莊管控水平。通過明察暗訪和自查自糾,集中清理整治與常態化日常管理相結合,加快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讓農村面貌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積極謀劃農村經濟和產業發展,持續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與實施,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村莊規范化、長效化管理。
一項項創新的舉措,一次次務實的行動,處處體現著鎮、街道和各村管理者更好的為村民服務的初心。參加觀摩交流的區級領導、相關單位部門和鎮、街道、村負責同志,也在踏查學習和總結交流中,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管理服務有了新的思考。
會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意義。村莊圍封管理是向鄉村治理有效邁出的第一步,新城區農區面積大,要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著力建設“五宜”城市。要清醒認識當前我區農村發展建設治理的基礎和成效,農村環境和農村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著力提高村民整體素質,提升村莊管理智能化、信息化、精細化水平。涉農工作干部要加強學習,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土地政策等,開拓思路謀劃好村莊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綠色新城區。
原標題:《農村環境再提質——新城區舉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暨村莊圍封管理觀摩推進會》
加快補齊農村社會福利短板
農民生活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
農業農村部全面啟動實施“耕耘者”振興計劃
【生豬大數據】生豬后市不確定性增強,亟需預期管理
43套房源已上線 北京探索共有產權房管理新模式
加強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提升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智慧交通...
國知局整治商標“蹭熱點”:列出十類典型違法行為予重點打擊
毛萬春到松濤水庫調研檢查時強調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