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4-24 13:31
央廣網樂平4月22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朱德文)“這里空氣清新,離景德鎮市區僅40分鐘車程,非常適合來戶外休閑放松。”這是瓷都景德鎮的游客對洪巖的評價。近年來,江西省景德鎮市樂平市洪巖鎮依托生態之美、人文之美、文化之美,致力打造特色戶外休閑旅游品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讓“愿景”變成“實景”,書寫新時代洪巖發展新篇章。
四方游客前來戶外休閑 鄉村火起來
洪巖自然風光旖旎、森林植被茂密,洪巖洞雄奇、歷居山壯觀,清溪河像綢緞、夏家塢如絲帶,洪巖就是一個大盆景、一幅水墨山水畫。
過去,人們為穿得暖、吃得飽而奮斗。如今,生活日漸富裕的人們,期盼有更清新的空氣、更美的山水,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回歸自然、走進田園。山清水秀的洪巖,恰好可以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曹家里村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曹家里村坐落于樂平市東北部海拔500多米的群山懷抱之中,它以寧靜為美,樸實為基,因地勢高云海多見,也被當地人譽為“云端上的饒派古村落”。在炎熱的夏季,如果你臨時想去曹家里村避暑,可以遺憾地告訴你,一房難求。
盛夏時節,經一段段蜿蜒的盤山公路,繞過林木疊翠的峰巒谷壑,來到曹家里村,只見角墻瓦面,點綴在山腰,懸掛于藍天白云之下,畫一樣的秀美,詩一般的含蓄,在群山的懷抱之中,梯田層層,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塵煙幾許,舒緩有序,像是濃縮了的中國田園生活畫卷。
依托文旅融合項目,美麗的村道讓曹家里村的農戶有了致富通道,也成了近年來許多自駕游客的“新寵”。游客大增,帶動了曹家里村農家樂的蓬勃發展。已經建成的數家農家樂,旺季日平均游客接待量近千余人次。
涼風乍起,吹動曹家里村的發展,這不是吹“牛”,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
深度推進農旅融合 產業旺起來
城里人有“愿景”,洪巖有“實景”。除了曹家里村,夏家塢、盤龍山、百果園等地,都以趣味、生態之姿,吸引四方游客前去游玩。
得天時、占地利、享人和,借助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洪巖推進鄉村振興正當其時。鄉村振興,重在行動。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對洪巖而言,生態資源有了,產業從哪里來?
“我們洪巖,有底氣!‘紅美人’(水果)、油茶、茶葉等‘洪巖造’農產品早已廣泛‘觸網’銷售,洪巖智慧小鎮直播等平臺,為我們伸延拓展‘產—加—銷’產業鏈提供了保障。”洪巖鎮黨委書記陳明說。
每一個到洪巖旅游的游客,可以放心購、大膽買、敞開吃。除了“紅美人”外,還有草莓、藍莓、楊梅酒等特色農產品應接不暇,總有一款滿足你的胃。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洪巖是江西省首批旅游特色小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級實踐創新基地,政策疊加、機遇集成,為深度推進農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按照該鎮第六次黨代會規劃,洪巖擬在未來幾年內實施一批鄉村旅游項目、打造一批鄉村精品游線、開發一批鄉村旅游商品。到2025年,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00萬人次以上,旅游年收入達到10億元,成為贛東北地區最大的戶外休閑旅游目的地。
堅持推進綠色發展 生態美起來
“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陳明說,“生態要美起來,關鍵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近年來,洪巖在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上“動腦筋”。探索“旅游+”模式,按照“農業園區化、園區景觀化、農旅一體化”理念,打造集農耕體驗、觀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閑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目前,已培育百景匯生態園和居山莊園兩個示范基地。
在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上“有情懷”。洪巖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讓農村人居環境有品質、農民生活有品位。大力開展環境整治,實施秀美鄉村建設。通過持續開展“雙創”、人居環境整治、河道治理,污水處理、綠色殯改、垃圾分類等工作,不斷鞏固羅家洲、陳沖塢、小坑、盤龍山、董家灣、占李橋等十余個精美村莊建設成果,基本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目標,奮力將“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在保護自然“生態”空間上“有擔當”。良好的生態優勢,可以轉變成發展優勢。洪巖作為樂平林業大鎮,特色在全域旅游,品牌在綠色生態,堅持“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管理模式,嚴格“管林護林”舉措,管好天然林,護好人工林,逐年提高森林覆蓋率,時刻擦亮“國家森林公園”這塊金字招牌。
“下一步,我們將在綠水青山保護上作示范,倡導‘田園風光是農村最美的風景,蔬菜林果是農村最好的綠化’理念,繼續大力實施鄉村振興,進一步改善提升人居環境,保護好洪巖綠水青山,努力將洪巖發展成為一個四季如畫、鎮景融合、主客共享,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旅游特色小鎮。”陳明說。
宣城涇縣:打造 “林業生態+林下經濟”模式 推進綠色富民
“金葉子”鋪就致富路 林芝市將努力打造“高原茶葉之鄉”
以種為芯 廣東打造“中國水產種業硅谷”
廣東發布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
院士領銜打造研發平臺
貴州全力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開門紅 | 溫泉縣:打造特色“一村一品” 助力鄉村振興
河北滄州:打造高品質好口碑農業“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