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2022-05-04 12:34
要說農民春耕怕什么?買到假種子肯定是其中一個。來看個好消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研發了全球數量最大的玉米標準DNA指紋庫,庫里有10萬多張玉米“分子身份證”。只要拿著市面上的玉米去和庫里的玉米一比對,用不了一天工夫,就能知道市面上種子是真是假。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號一樣,DNA指紋技術能夠從DNA分子水平給每個玉米品種一個“身份證”,準確識別和打擊“仿冒套”等問題。
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專家 趙久然:現在全國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種子送到我們這來,這每一個新的種子給它構建一個“指紋”,并且要跟庫里邊已有的十萬多個品種的“指紋”都比一遍,如果說有相重復的,那說明它不是新的,就是已經有過了,它就換個名而已。
專家告訴記者,人的身份證信息都是外在的、可見的,而玉米的“分子身份證”采用DNA指紋技術,深入基因水平,對每個品種的特殊基因片段進行標記。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分子檢測中心副主任 易紅梅:這個就是我們通過核酸提取PCR電泳以后呈現出來的一個電泳圖譜,然后每一條豎線就是一個品種,這個不同的顏色是代表我們檢測的不同的位點,這個同樣一個位點帶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就說明不同的品種它的這個是有差異的,然后我們通過這么多位點的信息綜合,來判定不同的品種之間它們是相同還是不同。
有了這項新技術,不僅玉米品種的審定和質量監控更加精準,而且一旦有了品種權糾紛案,司法鑒定也有了技術支撐。以往司法鑒定通常是先種植再做鑒定,鑒定過程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現在有了玉米標準DNA指紋庫,當天檢測當天就能出結果,高效精準。
2021/22年度全球大米產量將增加一個百分點
預計2023年全球谷物期末庫存總量減小
IGC預計2022/23年度全球玉米產量下降
河北館陶:標準化蛋雞養殖助農增收
建設公平高效的大市場 為鄉村產業振興保駕護航 —— 農村中小企...
預算9000萬美元 美加州開建世界最大“野生動物立交橋”
廣西實施水稻玉米高產攻關行動
多國大批糧食變燃料!誰提高了全球糧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