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網-楚雄日報 2022-06-02 10:59
姚安縣緊扣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嚴格落實“四不摘”工作責任,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持續強化責任、政策和工作落實,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良好局面。
建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幫扶全覆蓋。該縣堅定不移把產業幫扶作為穩定脫貧、實現長遠發展的根本之策,以“穩糧、強畜、促特、興果、融合、增效”為基本思路,推進“花牛菜果”四大產業發展。扎實做好“三品一標”申報認證,全縣累計有62個產品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累計認證面積107136.55畝,投資10286.3萬元,實施產業幫扶項目14個。通過強力推進“雙綁”機制,全縣有“雙綁”合作社83個,帶動農戶實現收益11433萬元,實現產業扶貧資產收益資金636.5萬元,扣除資產維修金52.7萬元以后,其他收益全部分配到全縣9個鄉鎮,各鄉鎮將收益資金采取公益性崗位補貼、困難救助等形式,用于脫貧群眾和監測對象,有效穩定了脫貧戶、脫貧村的收入。
建股份合作機制,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全覆蓋。通過鼓勵鄉村與企業聯結發展,群眾依托企業的資金、技術、市場等抗風險能力優勢,企業依靠村集體統籌管理協調優勢發展產業,健全完善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健全收益分配機制,建立“經營主體+村集體+貧困戶”聯結機制,深入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2021年,投入1500萬元用于智慧花卉產業,提升20個村集體經濟發展。緊密結合國家發展光伏產業的相關政策,在8個鄉鎮、38個脫貧村建設村級光伏幫扶電站43座,年總發電收入為332.89萬元,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8.76萬元,發展壯大了全縣村集體經濟。
建扶志扶智長效機制,實現培訓就業全覆蓋。圍繞“鞏固就業促增收、鞏固技能提素質、鞏固社保強保障、鞏固人才增后勁”的總體要求,全面加強穩崗就業幫扶工作。2021年以來,以脫貧勞動力為重點,開展農村勞動力培訓15377人,2664名脫貧勞動力和153人邊緣易致貧勞動力實現擁有“一技之長”轉移就業。開發公益性崗位1436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71戶5170萬元,帶動城鎮失業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創業就業983人。同時,加強政策理論、文化科技、法律法規、移風易俗等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立、自強、誠信、感黨恩,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遵紀守法、勤勞致富的正能量,堅定廣大群眾接續奮斗的信心和決心。
鄉村振興看青海|走進“土鄉”看小康
老區新貌崮鄉走在前⑧:打好“生態”牌 冶子河村奏響“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看甘肅丨甘肅成縣:修好機耕道 鋪展致富路
《老區鄉村夢》:他們走在鄉村振興的大路上
甘肅民勤:人參果奏響鄉村振興“致富曲”
程世勇:發展壯大農村新型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以更有力舉措加快發展鄉村產業
黑龍江出臺“人才振興60條”激活人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