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日報 2022-05-29 23:30
5月23日,在葫蘆島興城市南大鄉接火村,大片的花生地旁,一個個病蟲害監測預警設備正大顯身手,蟲情、苗情、農情等信息被上傳到智慧農業云平臺,為病蟲害綠色防控提供決策信息服務和數據支撐。
興城市的花生種植面積達88萬畝,占耕地面積的69.3%以上,全產業鏈產值超過50億元。但在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一些病蟲害的侵襲,嚴重影響花生的質量和產量。
日前,葫蘆島首個省級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在興城建成并投入使用,智能蟲情測報燈、氣象監測設備、害蟲性誘測報儀等全部安裝完畢,蟲情、苗情、農情等相關信息可通過遠程實時監測設備上傳到智慧農業云平臺,實現了國家、省、市、縣(市)區數據聯網,助力植保工作高效開展。
“過去,測報是由基層測報員進行田間監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測報時還存在一定的誤差。現在,我們有了先進的監測設備,實現了病蟲害監測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提升了監測水平,提高了預報準確率,降低了病蟲害損失率,達到了農藥減量控害的目的。”興城市鄉村振興服務中心植保站站長吳微微說。
2021年,“遼寧省全國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分中心(省級)田間監測點建設項目”在興城選址建設,于當年11月建成,并于日前投入使用。興城市根據農作物布局,結合地域特點,在南大、沙后所等鄉鎮投入運營田間監測點5個,主要監測作物為花生、玉米、果樹等。
目前,興城市布設智能性誘監測系統、自動蟲情測報燈、高空殺蟲燈等監測設備30臺套,組織植保站技術人員及各鄉鎮監測員在作物生長季開展監測預警工作,確保及時發現、及時防治,為“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見習記者 張林昊)
漁業產業大腦加速水產智慧高效養殖
習近平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
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交付
“科技+農業”強勢綻放“智慧”之花
煙臺市大數據賦能 切實提高防返貧監測幫扶水平
“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列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初夏害蟲高發 防治方案看這里
柬埔寨推出新認證系統促進大米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