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2022-08-18 02:26
什么是濕地?能不能在濕地開展旅游?破壞濕地只需交罰款了事?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對此進行了詳解。
靈秀湖北,擁有長江、漢江、清江等交匯形成的全國最大江河湖泊復合淡水濕地生態系統。湖北省林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濕地保護法》,介紹貫徹落實該法的相關措施。
破壞濕地必須限期修復
什么是濕地?該法明確定義:是指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養殖的人工的水域和灘涂除外。
國家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將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所謂重要濕地包括國家重要濕地和省級重要濕地,重要濕地依法納入生態保護紅線。
保護濕地資源,也可科學合理利用。根據該法第26條,對省級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鼓勵單位和個人開展符合濕地保護要求的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教育、自然體驗等活動。
破壞濕地,不只是交罰款了事,還得限期按要求修復,《濕地保護法》就是要將濕地保護到底。
根據《濕地保護法》,擅自占用國家重要濕地,限期修復濕地,處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每畝最高罰666萬余元。”湖北省林業局濕地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少明解釋道。
泥炭土也是寶貴資源。違規開采泥炭的,限期修復濕地或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
觀鳥活動應保持安全距離
該法提出了對水鳥及水生生物的特別保護。第30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鳥類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禁止在以水鳥為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地及其他重要棲息地從事捕魚、挖捕底棲生物、撿拾鳥蛋、破壞鳥巢等危及水鳥生存、繁衍的活動。開展觀鳥、科學研究以及科普活動等應當保持安全距離,避免影響鳥類正常覓食和繁殖。
“這一條對水鳥進行了全方位保護。”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顏軍介紹,水雉等水鳥在浮水植物上產蛋孵化,而有的部門清理濕地浮水植物對它們就是滅頂之災,但難以取證,現在有了《濕地保護法》,應能矯正相關部門的做法,同時保護水鳥也有了堅實后盾。
6月1日《濕地保護法》施行。湖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昌友表示,接下來將完善配套法規制度,盡快編制全省濕地保護修復“十四五”規劃和泥炭沼澤濕地等專項規劃;加快建立濕地分級管理體系,編制濕地名錄,開展濕地生態補償、濕地資源調查評價、重要濕地動態監測評估和預警;召開濕地保護聯席會議,建立濕地保護協作和信息通報等制度,推動湖北濕地保護地方法規的制定出臺。
云賬戶把鄉村居民納入現代化產業鏈條
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
聚焦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立法治根基 護濕地之美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依法保護黑土地典型案例
李克強對全國“三夏”生產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成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農業農村部長江辦開展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涉漁工程生態補償措施落...
農業農村部:我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8項,居世界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