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 2022-06-03 02:06
人民政協網福州6月2日電(記者 王惠兵)5月30日,福建省政協“多措并舉確保福建省糧食安全”年度首場專題協商會,以“現場協商+視頻連線”方式拉開帷幕。會上,近百名政協委員、院士專家、基層代表與有關部門負責人“面對面”共商糧食安全大計,合力守護“中國飯碗”。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兩會后,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崔玉英多次主持相關會議研究部署,并指導制定調研和專題協商會方案。省政協副主席王光遠、許維澤帶領調研組深入7個縣(區)、8個糧食和農資儲備庫、11家農業公司,召開15場情況研討會,在反復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福建要鞏固育種強省優勢地位,加強協同攻關,創建多學科交叉的育種技術平臺,促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的培養和引入,更好地促進育種技術創新,提升育種新材料、新品種創制的效率,形成研、育、繁、推一體的技術體系。”在省政協機關主會場,中科院院士、省農科院原院長謝華安率先建議。
“當前,全省建設水稻等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推行‘首席專家+崗位專家+綜合實驗推廣站’服務模式,我們將持續開展科研攻關、技術集成、熟化配套,解決更多影響糧食產業發展關鍵技術和共性難題。”省農業農村廳回應。
“近年來,全省糧食自給率僅為23.17%,是全國第三大糧食主銷區,糧食供給結構脆弱,極易受到疫情、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影響。”省政協常委,民革省委會專職副主委董良瀚擔憂之余,呼吁進一步完善全省糧食應急預案,鑄牢糧食保供全鏈條。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原局長賴應輝建議,在福州主城區建一個省級國有成品糧儲備庫,并在長樂區松下鎮建一個省級國有應急大米加工廠,進一步提升全省糧食應急保障能力。
“我們擬新增省級倉容75萬噸,確保今年9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當即回應。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將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管控,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
“要持續拓展‘一畝田’認領范圍,積極探索農耕文化與研學、觀光、攝影等業態的深度融合,提高種糧附加值。”“希望全省多開發推廣適應丘陵山垅田的小型智能化農機,提高生產率。”……來自屏南、武平、連江、三明戶外視頻連線點的政協委員、基層干部、企業代表也參與了這場“聯動”協商,大家踴躍建言。
“本次協商選題精準、調研深入、形式新穎,形成了一批調研報告和有見地、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應邀參會的省委副書記羅東川深表贊許,并回應委員們的建言,提出下一步要扎實做好糧食安全工作,為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提供堅實有力保障。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郭寧寧表示,將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逐項研究吸收采納委員和專家的意見建議,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做優做強“福”字號農產品,推動全省糧食安全工作取得新成效。
崔玉英強調,福建提高糧食安全水平、端穩端牢自身飯碗,不僅對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有著積極現實意義,也是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重要保障。要深刻認識種為糧“芯”、地為糧“本”、農為糧“源”、儲為糧“基”,不斷提升糧食儲備體系效能,合力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八閩糧倉”建得更好。
印度商工部:美國超中國成印度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氣象局:到2025年空間天氣業務能力有效提升
安徽肥西:端穩飯碗 賦能“希望的田野”
德媒:中國興起“養豬熱”,全球生豬價格暴跌,歐企少賺一半錢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在京發布——未來十年,農產...
中國市場持續拉動烏拉圭牛肉出口
云遇中國·夏日原味|江西南昌:“智慧番茄”的致富經
習近平致信祝賀中國兒童中心成立40周年強調 發揚光榮傳統用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