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2022-06-14 11:28
黑毛豬,即從前武陵山地區農村廣泛養殖的一種土黑豬,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黑毛豬兒家家有”。因為這種豬體格小、生長慢、易長肥,喂養一年最多能長到200斤。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大多數農村家庭把養豬作為家庭中主要經濟產業,這種長不大的土黑豬,逐漸被能長到2倍重量的良種長白豬取代,黑毛豬便從農戶的欄圈里消失,淡出“江湖”。如今,在重慶市黔江區,農戶把以前瞧不起的土黑豬作為山地特色農業產業品牌進行打造。
特色養殖 黑毛豬重返農家圈舍
日前,筆者在黔江區五里鎮胡家壩村看到,在一農戶家的兩個欄圈里,共喂養了5頭膘肥體壯的土黑豬。這種土黑豬就是以前家中喂養的黑毛豬:頭小屁股大、額頭三道皺、短嘴三道箍、拖地船底肚、四腳如羊蹄、尾巴似泥鰍,走起路來搖搖擺擺,看上去溫順還可愛。
“這個黑豬品種,就是從當地的武陵黑豬種豬場買來的,已經喂養了10個月,這個月底就要出欄了。”胡家壩村5組村民胡小陽說,這種黑豬以前家家都養,就是個頭小,一年最多長到200斤。相比以前喂養的白豬,至少是現在黑豬體重的2倍。從目前市場上黑豬的賣價,當然也是白豬的2倍多,就是喂養多花一點時間也是比較劃算的。
胡小陽說的武陵黑豬種豬場位于灰千原始森林下面的五里鎮干溪村一組境內,這里海拔1100米,周圍群山環繞,空氣清新。養豬場占地面積40畝,共有16棟圈舍,每棟圈舍養殖規模可達400頭。
武陵黑豬種豬場建于2021年4月,目前,場內共存欄大小黑豬4600頭。其中引進原種母豬500頭、原種公豬20頭、川香一號公豬5頭,通過與本地黑豬繁殖選育,今年已出欄商品黑豬1100頭,市場銷售前景看好。
如今,武陵黑豬肉已在黔江城區的陽光花園、檀香山小區,設立有2個專賣店,隨后將進入黔江城區的幾家大型超市銷售。
肉質清香 還原老家餐桌上的味道
“這些土黑豬住在森林氧吧、吃的是青儲飼料、喝的是原始森林流淌下來的山泉水,所以很多人說這豬肉就是好吃!”豬場負責人王昌銀把豬場擁有的良好生態環境作了介紹,道出不同于其它豬肉口味的秘訣。
凡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只要提到以前家里喂養的黑豬肉,至今還在流口水。煮在鍋里的肉香味道,香飄數里,僅憑哪家房屋頂上冒出來的炊煙,就能準確定位是哪家今天要“打牙祭”。
“喂的豬草、紅苕、洋芋、玉米面等飼料用火煮成熟食,這種豬肉當然又香又好吃。等把這幾頭豬賣了,再買幾頭喂起過年。”胡小陽說,他一直都想養黑豬,就是之前市場上買不到小豬仔,他打算今后把養殖黑豬作為家庭增收的主打產業。
我們現在發展農戶喂養的黑豬,也是像以前一樣半放養、半上圈狀態,且喂養管理粗放,這種豬肉質細膩,被稱為凝脂細肉,吃起來柔嫩可口、滿口留香、肥而不膩,特別是放養的跑山黑毛豬,更是肉質緊密,香味更純。因此,讓更多的農戶參與養殖武陵黑豬,把從前老家餐桌上黑豬肉的鮮香,端到城市人的餐桌上。
武陵黑豬的登場,也是根據農村以前家庭必養的五種身帶黑毛的畜禽:黑豬、黑牛、黑羊、黑狗、黑雞,這五種動物的肉混合一起燉食,就是農村流傳已久的“十全大補湯”。
鄉村振興 實現黑毛豬兒家家有
“結合鄉村產業振興,把武陵黑豬推向全球,就得下功夫帶動全區農戶家家都養黑毛豬。”這是公司負責人王成憲,在創建“武陵黑豬種豬場”時發下的狠話。
武陵黑豬種豬場是2021年黔江區招商引資項目,投資人王成憲為濯水鎮人,他在大學時學的畜牧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生豬養殖,先后在上海、江蘇養豬,現已在江蘇建有3個年產達5萬頭的養豬場。
在外發展得順風順水的王成憲,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依托武陵山區腹地優越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利用20多年的養豬經驗,回到家鄉飼養本土高端品牌的武陵黑豬,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他的夢想與黔江區政府招商意圖高度契合,很快達成一致,將閑置于五里鎮干溪村的一處養豬場,作為他返鄉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的助推器。
由于飼養武陵黑豬周期長、成本高,很多農戶一時接受不了,王成憲采取先把仔豬賒給農戶代養,以12元1斤的價格實行保底回收,在回收商品豬時扣除仔豬成本。
“這種養殖模式,我們已在胡家壩村試點,目前有近10戶農戶來豬場領仔豬回家代養。”王昌銀說,今年計劃在五里鎮的5個村(社區),發展100戶農戶養殖武陵黑豬2000頭。明年將武陵黑豬養殖延伸到鄰鄂、馬喇、蓬東等相鄰鎮鄉,發展1000戶農戶養殖5000頭。在2024年,武陵黑豬的養殖,將覆蓋全區30個鎮鄉(街道),實現2萬頭黑豬養殖規模。
今年五一期間,中央電視臺17臺《鄉理鄉親》欄目,對黔江區五里鎮養殖的武陵黑豬播出后,訂單紛至沓來,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
據五里鎮黨委書記向勇說,武陵黑豬這個項目,去年落地五里鎮之后,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真情服務,幫助企業盡快投產。通過打造武陵黑豬高端品牌,讓當地老百姓能夠就近務工增收,同時也讓當地有能力、有條件的農戶,實現代養增收,從而推進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鄉村振興,《鄉約》同行!周二21:30,一起來看鄉村代言人
江西蓮花縣永坊村 特色產業大發展 強村富民有支撐
山東海陽:打造農村電商“生力軍”促進數字鄉村經濟發展
廈門同安舉辦全國首場“農業碳匯交易助鄉村、數字人民幣萬人購”...
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發展“科技羊絨”業奏響鄉村振興曲
河北小麥“開鐮”收割:“智慧農機”助力顆粒歸倉
永順縣2022年中青班開展鄉村振興體驗式課堂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