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11:14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指出,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是重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優勢所在和責任所在。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全市上下要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堅定走好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生態美,要求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國經濟發展從增長優先原則到生態優先原則,既是生態文明范式要求優先促進生態資本保值增值,又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有效途徑。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是黨中央交辦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重慶義不容辭肩負的重大生態責任。要強化“上游意識”,勇擔“上游責任”,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打好碧水保衛戰,加強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實施城市排水管網精細化排查,補齊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短板,深入推進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打好藍天保衛戰,聚焦臭氧污染和細顆粒物協同控制,強化工業廢氣、交通污染、揚塵和露天焚燒等領域管控,加強區域聯防聯治。打好凈土保衛戰,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無廢城市”共建,強化建設用地、農用地等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整治。
產業興,要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也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關系。重慶地處長江上游,要認真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學好用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制定實施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方案,加快推動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四個結構”調整,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產業結構轉型,落實“三線一單”制度,嚴格“兩高”項目準入要求,統籌做好能耗“雙控”和能源保供;利用綜合標準推動落后產能、僵尸企業退出,大力破除無效供給,釋放鎖定在低效部門的生產要素,讓綠色低碳產業和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全面推進綠色制造、綠色建造,開展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和煤電機組節能減排改造,建設綠色建筑產業園,大力培育循環經濟、生態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
百姓富,要求創造高品質生活,是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現實需求,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新時代,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這就要求不斷創造高品質生活。重慶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一極,肩負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使命。要持續實施城市品質提升行動計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以更有效的舉措推進共同富裕,加快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建設步伐,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利用重慶山城獨特的地形地貌,修復城市生態,推進“四山”保護提升,統籌生態園林城市系列創建,推動坡坎崖灘治理向區縣延伸,做靚山城步道、山城花境等特色品牌,打造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口袋公園等休閑空間。持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實施小城鎮環境提升工程,把鄉村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園,使山水、田園、城市、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彰顯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城鄉特色之美。
思南:產業振興有“干將”金銀花地出“金銀”
【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時節】“公司+合作社+農戶” 做大建強特色...
生態環保產業“雙碳”行動綱要發布:到2025年產業營業收入年復合...
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用 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發展規劃司第一黨...
天津鄉村振興產業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挖掘山水潛力 豐富百姓糧倉——重慶踐行大食物觀的調查與思考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人權發展...
國家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創建名單出爐青海省4個項目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