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 2022-06-20 21:30
6月,風飛雨落,萬物茁壯。
走進寧河區俵口鎮興家坨村,這個被七里海濕地所擁抱的村莊,滿眼都是喜人的綠色……
一大早,64歲的村民李良元出門遛彎了,他沿著平坦的街道一直向西走,街道兩邊綠樹成行,家家門前鮮花開,老人喜不自禁。
10分鐘后,他走出了村子,來到了七里海濕地緩沖區,只見曾口河水碧波蕩漾,一人多高的蘆葦掀起層層綠浪,一只只白鷺在低空鳴叫,自由翱翔……
“這樣的美景就是一幅水彩畫啊!我們每天就生活在這樣美的環境里,這要感謝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的好政策!”李良元老人豎起大拇指贊嘆說。
5年前,興家坨村可不是這樣子。
當時村民們開農家樂,辟濕地水上旅游項目,一時間游客爆滿。旅游是賺了錢,但生態環境卻遭到破壞,生活垃圾丟得到處都是,生活污水流進了河流。再加上村民種莊稼噴藥施肥、養魚蟹投放飼料,讓濕地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掠奪式的開發,讓七里海濕地變得“疲憊不堪”。
作為“京津綠肺”的七里海濕地,生態涵養功能亟待保護。
2017年開始,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寧河區全面開展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重點實施十大工程。興家坨村民們倍感振奮,積極參與。
──流轉核心區5000畝濕地,變成綠色葦海;
──流轉緩沖區4910畝耕地,變成生態農田;
──流轉實驗區土地,栽種上了生態林;
──全部拆除濕地農家樂旅游設施,大田作物種植、水產養殖全部退出。
為全方位保護七里海濕地,結合我市實施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在上級部門大力支持下,村“一肩挑”馬全勝帶領村民鋪設地下管道,把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進行凈化;推倒旱廁建水廁,垃圾日產日清;冬季取暖不再燒煤,用上了電采暖,消滅了空氣污染源。村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濕地,自發組成了巡護隊,嚴防閑人進入濕地核心區非法捕鳥……
5年來,七里海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興家坨村民們端上了“綠飯碗”。
李良元高興地說:“現如今,村民們家家戶戶都得到了土地流轉費,我家里每年就有6000元。我還和其他村民在村里的綠化養護隊找到了新工作,每月收入1600多元,日子過得很開心。”
保護修復好政策,讓七里海濕地變綠了,也讓興家坨村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鄉村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5年前,村民年人居純收入只有1.8萬元,2021年增長到了2.9萬元;5年前,村集體收入200萬元,2021年猛增到了430萬元,村民們享受到了多種福利。
走“生態路”,吃“綠色飯”,興家坨村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舒坦。
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新未來(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貴州篇)
胡鈺:從污染治理到減碳增匯 綠色興農呈現良好態勢
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廈門筼筜湖:高顏值生態花園城市的“會客廳”
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
新顏煥然向未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見聞
綠色中國“加減法”丨農業綠色低碳發展
“生活在這里,幸福感爆棚”——安徽廬江城鄉統籌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