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視網 2022-11-14 15:42
這是2012到2022十年來,我們“三農”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個縮影。今天(6月2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三農”發展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這十年,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了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撐。
有五個方面讓人們感到自豪:
一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我們吃飽吃好不發愁。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10年再上一個千億斤新臺階,2021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83公斤,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糧食安全線,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同時,品種更加豐富多樣,品質持續優化升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
二是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脫貧人口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脫貧地區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三是物質技術裝備條件明顯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累計建成9億畝高標準農田,配套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灌區,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正在加快改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取得了節水抗旱小麥、超級稻、白羽肉雞等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農作物種源自給率超過95%,科技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驅動力。現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特別是小麥的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7%,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畜牧水產、設施農業等機械化水平也有了較大提升。
四是鄉村振興開局良好,農村面貌煥發新氣象。鄉村產業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公共設施提檔升級,農村供水供電、交通道路、寬帶網絡和學校醫院等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民生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開展,移風易俗持續推進,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五是農村改革全面深化,鄉村發展釋放新動能。基本形成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建立起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項重點改革任務穩步推進,推進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集體產權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大改革,探索形成了一批成熟定型、管根本利長遠的制度成果。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對農村適齡居民全覆蓋,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總地來講,有一個硬指標反映這十年變化,那就是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931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農民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接下來,咱們要全面推進鄉村的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作者 中國三農發布評論員?常瑞民)
國家網信辦:網民賬號含職業信息時應與真實信息一致
淮河流域沭河發生2022年第1號洪水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正成京津冀新地標
三位高校畢業生志愿者講述:投身鄉村振興是種什么體驗?
國家衛健委: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持續改善 城鄉差異逐步縮小
莒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開展圖書捐贈志愿活動
在歷史發展關鍵當口引領前進方向 ——記習近平主席出席金磚國家...
10個歐盟國家就潛在天然氣供應中斷發布“早期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