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 2022-07-12 22:08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秸稈亦是如此。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秸稈綜合利用。《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也明確要求,加快推進秸稈高值化利用。
新疆農作物秸稈資源充足,可利用空間巨大,用好秸稈資源,不僅是落實農業農村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具體舉措,也是提升耕地質量、落實藏糧于地戰略的重要抓手,更是培育壯大秸稈養畜、食用菌基料等產業,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手段,對有效解決農區畜牧業飼草料短缺,提升耕地質量、推進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秸稈的綜合利用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先進的秸稈利用加工方法需要科技和裝備的支持,科技成果在轉化中需要真實載體。另一方面,秸稈的利用需要以創造經濟價值為基礎,只有技術沒有效益,相關技術就難以普及,增加了在農村推廣的難度。
要滿足這些特殊性,產業化發展必不可少。近年來,新疆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支持下,持續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建設項目,項目縣市依托當地的農作物秸稈資源,結合縣城發展實際,培育專業合作社及加工企業等市場主體,農作物秸稈利用途徑不斷拓寬。
在這一過程中,科研機構和各類市場主體協同配合,解決應用領域難題的同時,積極布局產業化發展模式,秸稈“收儲運”市場化運行機制不斷完善,逐步探索建立可推廣、可持續的秸稈產業發展模式和高效利用機制,引領秸稈綜合利用提質增效。
盡管新疆的秸稈利用已經邁出了可喜的步伐,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突出表現在加工鏈條短、經濟效益低。
為此,要在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裝備和工藝水平,形成一批技術先進、模式成熟,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示范樣板的基礎上,堅持市場運作、政府扶持,大力培育秸稈“收、儲、運、供、用”主體,構建縣域全覆蓋的秸稈收儲和供應網絡,突破秸稈離田利用瓶頸。同時,圍繞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領域,出臺扶持政策、強化保障措施,發展一批市場化利用主體,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為不斷提升秸稈綜合利用率、促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牢記囑托走在前 勇擔使命開新局丨山東:打造創新創業共同體 賦能...
“齊”心“魯”力|“喜羊羊”變身“搖錢樹”——一個山東鄉村的...
延伸產業鏈 展現新“梅”景
大美邊疆|吉林延邊:桑黃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江西省吉安縣:從蔬菜、文旅等產業發展到鄉村治理
江西師范大學三下鄉|聚力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會同林草局召開羊草產業發展座談會
航運指數揭示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