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融媒體中心 2022-07-13 15:44
永順融媒7月13日訊(通訊員 佚名)今年來,永順縣鄉鎮應急能力建設工作以問題為導向,因地制宜,認真謀劃,科學施策,不斷提升鄉鎮應急能力建設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增強了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堅持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務實管用、高效有序的縣鄉村三級應急能力建設指揮調度體系,織就一張任務明確、責任到位、考核嚴格的鄉鎮應急網絡,出臺了《永順縣加強鄉鎮應急能力建設工作方案》,組建專班,明確目標任務和責任;并成立鄉鎮黨委書記擔任第一主任、鄉鎮長擔任主任的鄉鎮應急委,鄉鎮應急辦配備4至5名專職人員;設立村級黨組織書記負總責的村(社區)應急管理服務站,逐步形成縣統籌調度、鄉履責落實、村積極參與的應急能力建設格局。同時,以縣域為基礎、鄉鎮為單位,分段實施;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會商會、實地調研等方式掌握鄉鎮實際,走出去參加培訓、現場觀摩等方式學習先進經驗,擬定鄉村應急能力參考資料,全縣統一規格、鄉鎮統一模式、村級因地制宜全力推進。還堅持在嚴導實核中穩步推進,將鄉鎮應急能力建設納入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安全生產示范鄉鎮創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與年終績效獎金、評先評優掛鉤;實行不定期指導、一年一驗收,縣兩辦督查室、縣安委辦不定期督查,對建設不力等倒查責任、嚴肅追究。
堅持突出應急隊伍政治標準,抓整合、樹導向,抓培訓、重培養,抓演練、強素質,激活隊伍活力。整合鄉鎮機關干部、村輔警、衛生院醫務人員等人員,組建鄉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以村組干部、在家黨員、公益性崗位人員為骨干,組建群眾身邊的應急救援隊伍。目前,有縣級救援隊伍7支238人,社會救援隊伍1支25人,鄉鎮應急管理或安全生產執法機構23支139人,鄉鎮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23支1030人,村級應急救援隊伍303支3700余人。還將培訓演練列入鄉鎮應急管理工作規劃,組織開展鄉鎮綜合性應急、應急預案培訓、避險應急轉移等演練活動,提高實戰能力。將應急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納入到縣委主體班,對鄉鎮應急管理分管領導和從事應急管理、安全生產的干部,開展為期5天的專題培訓。并利用群眾趕圩場、干部結對走訪等契機,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一起趕場學黨史”,安全生產“五進”、“安全生產宣傳月”等活動,采取有獎答題、知識答辯、農村大舞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應急能力、安全知識宣傳活動,共計組織1250場次6.2萬余人觀看安全警示視頻和《生命重于泰山》等安全警示片,發放宣傳資料5.3萬余份,應急救援演示140余場,解答咨詢5700余人次,群眾自我保護意識有效提高。
堅持制度先行,筑牢基層根基。建立健全風險防控、監測預警、資金物資保障等多項機制,為鄉鎮應急能力建設提供支撐、保駕護航。完善基層預案體系,爭取40萬元專項資金,推動23個鄉鎮統一實施,總體應急預案編制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各鄉鎮結合本地實際編制“一村一案”“一庫一案”等專項預案。落實資金200萬元開展縣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成立縣級專家庫,組建7個工作專班,提高有效防范救援災害風險能力。持續推進風險隱患排查治理行動,采取縣直職能單位主導、鄉鎮積極配合的方式,突出重點領域、重點區域,反復抓、抓反復,確保隱患及時清零。近年來20多輪強降雨、14萬受災人口,沒有出現一起因災人員傷亡事故,沒有出現一處潰堤潰壩,沒有一人因災致貧返貧。出臺應急物資管理制度等文件,累計爭取資金3000余萬元,用于鄉鎮應急物資購置、救助受災群眾等。今年3月,印發《關于配發森林防滅火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物資的通知》,為23個鄉鎮,按照鄉鎮所轄村(社區)數量,統一配發300多萬元的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應急物資;目前全縣23個鄉鎮每個鄉鎮均有1個以上物資儲備庫,配有1臺發電機和衛星電話、1臺以上消防車,13個鄉鎮配備了無人機。同時,采用實物儲備、市場儲備、協議儲備等方式,拓展物資儲備渠道。
張家界市考察組來永順考察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
云南推進文化建設繁榮和旅游恢復發展
民革寧夏石嘴山市委會助力鄉村振興建設
四川省出臺加強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使用管理的實施意見
安徽滁州市南譙區四舉措推進水產綠色健康發展
多地深入推進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 家門口看病不發愁
今年上半年水利建設成效如何?水利部答人民網時這樣說
農業農村部來湘開展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