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 2022-07-17 14:42
為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救災工作,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印發《全省秋作物防汛抗旱防災減災預案》,包含玉米、大豆、水稻、甘薯、花生、果樹、棉花防災減災技術措施。
玉米是山東秋糧生產的大頭,實現玉米穩產增產,對奪取秋糧及全年糧食豐收具有重要意義。“玉米屬于需水量大的一類作物,但玉米對澇災的抗性不強,在土壤含水量超過最大持水量的80%時即可出現生長發育不良等情況,尤其是苗期遇到澇災后會出現更加明顯的不利影響。”山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物一部高級農藝師韓偉說,連續降雨暫停或者大雨后,要盡快排除田間積水,降低田間漬害程度,避免發生玉米植株根系腐爛現象。發生漬害后應及時開展中耕松土管理,同時做好倒伏玉米植株管理。
近幾年氣候變化較大,不排除出現旱澇急轉的可能。玉米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若出現干旱,均應及時組織抗旱澆水。玉米苗期抗旱能力較強,適當干旱可以起到蹲苗效果,促進根系下扎和基部節間粗壯,提高植株抗倒能力。
大豆方面,在分枝期抗澇能力較弱。強降雨后,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并中耕散墑,提高土壤通透性,促進根系恢復生長,同時合理追肥。而強降雨往往伴隨強風,容易造成大豆植株倒伏,如開花期以前出現倒伏,可不采取措施,靠植株自我調節進行恢復,基本不影響產量。開花期以后嚴重倒伏的,會影響以后的田間管理和機械收獲,可能減產30%左右,建議不要再人工扶起,以免植株折斷,造成更大損失。
強降雨天氣水產養殖防災減災技術措施
南充市農業科學院主持選育的3個甘薯品種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
水利部印發方案 開展母親河復蘇行動
農服進萬家 惠及你我他 這個系列活動將于15號在山東高唐啟幕!
“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印發 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
山東柳疃鎮:培育鄉村文化生態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山東全省農商銀行推出多項舉措讓大學生留得住發展好
兩部門預撥2.7億元資金支持地方防汛抗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