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山東頻道 2022-07-19 10:46
今年以來,臨沂市平邑縣豐陽鎮緊緊抓牢黨建“方向盤”,實施黨建+頭雁領飛、黨建+支部領辦合作社、黨建+微網格等工程,持續推動黨建與各項工作深度融合,使“黨建+”加出特色、加出實效、加出生命力, 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黨建+頭雁領飛”激發基層組織新活力
“今年克服旱災影響,栽植150萬棵菊花,秋季就可以賞菊、采菊,加工菊花產品。以菊花基地為基礎,明年將建成千畝‘四季花谷’中藥材種植基地。”7月16日,站在平邑縣豐陽鎮豐陽村菊花基地最高點,村黨支部書記趙磊描繪著“花谷”前景充滿信心。
去年8月,臨沂市面向全市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啟動實施鄉村振興“頭雁領飛工程”,趙磊就是平邑縣確定培育的“頭雁”之一。在培養過程中,豐陽鎮量身定制123幫扶計劃,通過“一對一” “雙導師”幫扶指導,抓理論學習、抓班子帶隊伍、拓寬思路謀發展“三種途徑”強化教育,趙磊在工作方法、思想思路和村莊發展方面有明顯提高。年初,趙磊帶頭伐掉村里300多畝楊樹,流轉土地和當地一家藥企合作栽植藥用菊花,改“低效田”為“高效田”,并依此規劃千畝金銀花、菊花、丹參、黃芩等中藥材的基地。利用不同藥材開花時間不同的特點,開展科普、攝影、觀賞等文化旅游項目,打造集藥材種植、加工、觀光旅游等于一體的“四季花谷”中藥材種植基地,延長產業鏈,增加村集體和村民的收益。
借助“頭雁領飛工程”,豐陽鎮開展“紅色堡壘”行動,啟動村企共建、落后村幫扶、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等,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先后選派致富能手、退役軍人、本土大學畢業生群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等到村任黨組織書記、第一書記等,對工作不力的4個村黨支部主要負責人調整,不斷激發“頭雁”效應,實現“雁陣”齊飛。
圖為平邑縣寶業建設集團同花果峪村開展村企共建活動,啟動村級黨組織活動場所提升現場
“黨建+支部領辦合作社”培育鄉村振興新引擎
鄉村要振興,產業當先行。近年來,豐陽鎮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突破口,創新探索“群眾首創+支部保障”“公司+基地+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逐步形成“一草一花一果”的艾草、菊花、西瓜等特色產業種植區,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解決集體增收難題,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多年來,豐陽鎮老池峪村種植西瓜香甜多汁,是成為遠近聞名的西瓜種植村。第一書記尹剛在調研中發現,這個村西瓜產業有名聲沒品牌、有基地沒規模、有產業有效益的現象一直制約著產業發展。“群眾首創+支部保障”,今年初,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西瓜種植合作社,對接山東省農科院、青島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引進優質品種,定期邀請農技專家提供技術指導,推動“老池峪”西瓜品牌“三品一標”的申報認證工作等。在銷售方面,變坐門等商變主動對接商超,變“小散零售”為“訂單銷售”。與此同時,通過舉辦“西瓜節”特色活動,評選最大西瓜、最甜西瓜,擴大影響力。今年6月西瓜成熟后,全村西瓜產銷兩旺,比往年畝增收2000多元,僅此一項可為全村農戶增收近百萬元。
而該鎮鄭家峪村,村黨支部借助本村一家加工艾草企業成立合作社,流轉農戶土地建設艾草種植基地。按照“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合作社通過提供農業技術服務、農資供應等取得的收益歸集體,村民取得土地承包費基礎上還通過管護艾草增收,企業就地收購原料解決原料不足的瓶頸。打通田間和市場之間的通道的同時,培育集艾草種植、生產加工、產品研發、銷售服務、產品體驗于一體的艾草健康產業鏈,實現了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發展和村集體、農戶、企業三贏局面。
“黨建+微網格”展現基層治理新圖景
“請老少爺們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請在這里等一下,先準備好身份驗證二維碼……”7月14日上午,在平邑縣新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點,身穿“藍馬甲”的豐陽鎮大峪溝村“微網格長”李海龍正維持秩序,不時叮囑村民注意事項。
“微網格”精服務,在疫情防控一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一線、服務困難群眾的一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微網格長的身影。今年以來,豐陽鎮針對網格織得過大、網格員扮演的角色過多,導致信息摸排不到位、便民服務不精準、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全面鋪開“黨建+微網格”治理新模式,織密織細微網格,創新“紅楓微網格”特色品牌,健全“鎮黨委--工作區黨總支—村黨支部—網格員—微網格長”五級網格聯動的工作模式,完善閉環處置和積分管理兩項機制。以10到20戶左右群眾為基本單元,全鎮54個自然村共劃分為757個微網格,每個微網格配備一名微網格長。讓黨員沖鋒在前,發動入黨積極分子、退伍軍人、致富能手、退休干部等充實到微網格長、網格助理員等崗位上來。依托網格公共平臺,從民意信息收集、重大事件報告、矛盾糾紛調處、特殊人群幫扶、人居環境整治等七個方面劃分“責任田”,實行統一編號、臺賬管理,構建管理適度、就近就便、就親就熟的“鄰里朋友圈”,實現“鄰里守望、有呼必應”。
在服務群眾上,暢通優化馬上辦、代辦、領辦三個辦事途徑,實現群眾少跑路、信息多跑路、網格代跑路,構建起每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戶人家都有人服務的平安幸福網。廣泛開展“十佳微網格”“最美微網格長”等評先推優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到6月底,全鎮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562件,排查矛盾糾紛116件,已調處96件,化解信訪積案17件,回訪通過率實現100%,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新寧縣政協來永順縣調研旅游產業發展工作
水潤荒原得良田 ——松原灌區建設發展側記
山西省:發揮農機裝備支撐作用 促進“特優”農業發展
胡春華強調:加快發展壯大鄉村產業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
特色夏令營加田園民宿——鄉村旅游熱起來
黑龍江提振發展新引擎
探路農文旅融合發展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