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07-19 19:09
7月18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義聯莊鄉西丁莊村大一片山坡桃園里,果農們有的忙著采摘鮮桃、有的忙著選裝分級。果農說如今賣桃可不像過去,不論大小一筐裝滿就行,而是專挑個頭大品相好的,做到個個都是精品。
近年來徐水區按照“抓基地、抓特色、抓產業”的發展思路,著力發展西部山區林果產業,通過“村集體組織+合作社+農戶”模式,堅持以原生態種植保證果品口感和營養,管理模式精細化、集約化,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將“荒山坡”變成了“花果山”。
2014年,義聯莊鄉西丁莊村4戶農民在新開墾的荒山上試種桃樹120畝,到2017年桃樹掛果,豐收的滋味還沒嘗夠,很快便隨著桃子滯銷消失了。因為他們種植的桃子品種單一、掛果期短、采摘不過來,導致價格上不去,還有少部分爛在地里。為打破這種局面,2018年他們專程到外地考察,并結合這幾年的種植經驗,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將早、中、晚品種一起種。去年這批桃子開始結果,早、中、晚錯時采摘,不僅不忙亂,還賣上了好價錢。為防止病蟲害和飛鳥侵襲,他們在剪枝、施肥、疏果、套袋、反光膜應用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今年第一季蟠桃剛賣完,第二季九寶又開始采收,接下來還有第三季、第四季。
果農申林介紹說:“我們村以種植柿子為主,在管好柿子樹的同時種植桃樹,通過品種選擇和科學管護,我們種出的桃子口感好、品相優。下一步我還要在新開墾的山坡種植經濟效益好的蘋果、櫻桃,間作中草藥。”
村支部書記丁保肚也是4戶種桃果農之一。他說:“今年的桃子個頭大、品相好,賣出了好價錢,是因為用科學方法提高了品質。我們要繼續帶領村民學科技、用科技,把村里的荒山都變成“花果山”。
作者:雷永懷 王 燕
到2025年河北省地膜回收率達到85%以上
“熱土計劃”再傳好消息 河北首個“盒馬縣”落戶阜平
河北唐山《DB1302/T 545-2021 農用植保無人機作業技術規范》解讀
河北石家莊:促進農村電商發展 帶動鄉村產業振興
河北763家農企納入京津“白名單” 可享七項優惠政策
水產新品種軟鰭新光唇魚“墨龍1號”通過審定
天津渤海土著品種苗種培育取得新突破
河北省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