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11-09 11:23
河水潺潺流過,河邊綠植遍布。夏日時節,走進北京市順義區,水清岸綠鄉村美的圖景令人印象深刻。
新建高效生物骨料凈化床、生態邊坡,種植水生植物,布置生態浮島……近年來,順義區編制全區黑臭水體治理方案,針對10段30.65公里黑臭水體制定“一河一策”方案。經過治理,全區河道水質和水生態環境實現明顯好轉,黑臭水體水質連年全部達標。
銷賬式管理,讓小微水體變美麗美景
近年來,順義區緊盯小微水體多元化治理,市民身邊的水環境持續改善,越來越美。
在箭桿河北小營鎮前魯段,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樹木倒映在水面,像是一幅水墨畫。但這里曾經的景象卻并不如人意。“以前這里水沒有這么好,從這兒走都不會多瞅一眼。經過這兩年的治理,可以說是水清岸綠,現在每從這兒走都想停留一會兒,看一看,這條河讓村子更美了。”村民單冬梅指著河西岸的橋洞對記者說,這里以前是個明溝,改為暗溝后,岸上還種上了花草,景色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美麗河景的背后,靠的是打出河道治理的“組合拳”:區、鎮兩級通過種植水生植物、安裝曝氣機、建設生態滾水壩等措施,實施河道原位治理;排查整治箭桿河91處排水口,實現河道污水入河100%清零;建設北小營鎮再生水廠,將河道周邊村莊、開發區附近小區的污水統一收集,處理達標后排入河道,補充景觀用水。如今,水清、岸綠、景美、人歡……隨著小微水體治理不斷深入,百姓身邊的水環境逐步舊貌換新顏。
小微水體整治是2019年北京市第1號總河長令部署的工作任務。經排查,順義區除勝利街道、旺泉街道、雙豐街道無小微水體外,其余22個屬地共發現小微水體555處。順義區按照“拉條掛賬、逐個銷號”原則實行銷賬式管理,截至2021年底,555處小微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100%。
尋根溯源整治,還鄉村河道清澈水體
夏日清晨,順義區小中河河面彌漫著薄薄的晨霧,邊坡的草坪和兩岸的柳樹青翠,點綴其間的假山石為河道增添了幾分意境,三三兩兩的村民沿著河道悠閑地散步。這是小中河治理后呈現的優美畫卷。
為治理好這條鄉村河道,順義區在小中河北木路小中河橋至區界全長25.71公里的河道內布置了高效生物骨料凈化床26座,種植水生植物12.3萬平方米,清淤1萬余立方米。同時,沿線屬地鎮進行了截污治污,尋根溯源,實現雨污分流,沿小中河右堤鋪設污水管線,將農村污水收集后進入再生水廠,經水廠處理成中水達標后,再次排入小中河,從源頭避免污水入河。
仁和水務所河道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各級河長以及巡管員都擔起職責,按照規定巡河、檢查,保障河道干凈、安全。”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河道治理、維護成效顯著,河水還清,按時間要求摘掉了“黑臭”的帽子。
一村一策治理,農村污水有去處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得當有利于水環境的改善。近年來,順義區本著“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方案,以村為單位,通過單村、聯村、城鎮帶村等方式開展農村治污工程,讓村內的一條條道路更加干凈、寬敞,一條條小河再現生機。
干凈整潔的道路、有序停放的私家車,走進北小營鎮東烏雞村,呈現在眼前的是現在順義區大部分農村的景象。“我們村在2019年完成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從人居環境到百姓生活的便利性上都有了很大提升。能夠順利完工,多虧了老百姓的支持。”東烏雞村黨支部書記許向東說,“村里成立了由村民代表、老黨員等7個人組成的重點工程聯絡小組,施工過程中如遇問題,小組成員及時介入,與老百姓、施工方積極溝通,協調矛盾,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
走在街坊路上,順義區水務工程建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爭向記者介紹,目前,村民家用的廢水,包括廁所、廚房用水,全部通過埋在地下的管道流向村莊的污水主管道,然后進入北小營鎮再生水廠處理,處理后排入河道,用于綠化等渠道。
如今,隨著順義區黑臭水體整治工程的深入實施,全區農村人居環境呈現出新面貌,一幅美麗宜居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重慶墊江明月山鄉村振興示范帶戰略策劃方案》敲定
“稅”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提速發展
寧鄉繪就新時代美麗宜居鄉村新圖景 4場直播感受寧鄉美
河南西華:萬畝桃園結出鄉村振興“致富果”
教材“城市化”之爭:是否該針對鄉村孩子進行調整
烏什縣召開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2022年第十三次會...
用積極情感教育助推鄉村振興
城鎮化建設“吃掉了”鄉村振興人口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