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 2022-08-20 23:54
央廣網萍鄉7月22日消息(記者鄧玉玲)七月盛夏,正是葡萄成熟采摘的季節,走進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李樹華的葡萄園,只見葡萄藤上結滿了各色葡萄,有青色的陽光玫瑰,黃色的金香玉,還有藍黑色的夏黑。據李樹華介紹,今年盡管雨水多,但由于管理到位,估計可以產3萬斤左右,又是一個豐收年。
李樹華,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湖上鄉西山村回鄉創業大學生,因為他開了個葡萄園,種出來的葡萄品質優、口感好,在蓮花縣乃至萍鄉市都很有名,被大家稱為“葡萄達人”。
39歲的李樹華2005年從江西理工大學畢業后,先后在寧波、深圳等地工作過,當時每月工資2000-3000元。幾年下來,他發現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心中萌發了回鄉創業的想法。他了解到,村里很多人都在外面打工,家鄉的田地很多都是轉租出去。此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對農產品的需求、觀念在改變,他盤算著口感好、品質優的農產品會有越來越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于是,工作之余他一直在考慮回家創業的事,種植還是養殖?又或者是種養一體,到底該如何抉擇呢?他一方面,通過實地察看、上網查找市場、技術等信息,思考哪個產業比較有發展前景,又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與親朋好友交流,了解家里種植養殖的現狀。2010年初,李樹華和一起打工結識的大學生段惠結婚后,聽到臨近縣有個人種的葡萄許多人都說好吃,在這一帶比較有名氣。李樹華很感興趣,決定和親戚朋友一起前往實地考察。
考察完回到家之后,堅定了他種葡萄的決心,但不懂技術怎么辦?他毫不猶豫地辭去了廣東的工作,到湖南農業大學的實驗園學習了半年的葡萄種植技術。
學習回來以后,李樹華租用了12畝土地,購買了葡萄苗,農場正式開辦起來。夫妻倆埋頭苦干,不懂就問,2012年,李樹華夫婦種的葡萄終于掛果,可偏偏碰上了暴雨天氣,果子開裂,損失一半。當時的壓力可想而知,家人也沒有了信心,勸他放棄。但李樹華卻說:“雖然很難,但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不能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就這樣輕易放棄,我不甘心。”經過反思和學習,他加裝了避雨棚、滴灌等設施,有效提升了穩定性。2013年之后,葡萄園開始走上正軌,效益好轉,每年盈利6萬元左右。隨后,通過精心打理,引進、改良新品種,鄉里、縣里幫忙推廣宣傳,李樹華夫婦種的葡萄獲得了越來越多顧客的認可,銷路越來越廣。
如今,葡萄園的面積擴大到了60畝,年盈利30多萬元。李樹華說,自己產業能做到現在這個程度,離不開鄉黨委政府的幫助,離不開村里的支持。之前,村里把20萬元的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到自己的葡萄產業中,現在村集體每年可以從中分紅2萬多元,并帶動了12戶脫貧戶和群眾在果園就業,進行套袋、疏果、枝條修剪等工作,每戶年均增收6000多元。2020年,相鄰的蘆溪縣回鄉大學生許雪高在李樹華的幫助和指導下,建設了6畝高標準設施大棚,種植陽光玫瑰和甜蜜藍寶石等高品質高價格品種,今年也已經掛果。
記者了解到,李樹華也曾多次與村負責人一道,計劃繼續擴大葡萄種植,把西山村打造成葡萄產業特色村,做精做強葡萄產業,進一步帶動村民創業致富,實現村集體、村民增收。
說到今后的打算,李樹華滿懷信心:“現在鄉村振興政策這么好,農村有非常多的發展機會,前景廣闊,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能人回到家鄉,大家一起努力,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舉行
靖江生祠鎮:用腳步探尋智慧農業 以實踐助力鄉村振興
常德鼎城區施家陂村:鄉村善治 村民勁往一處使
江都區平安鄉村視頻監控平臺并網上線
云陽“人才+” 激發鄉村振興蓬勃力量
唐仁健在浙江調研時強調抓實抓細糧食生產 著力促進農民增收推動...
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浙江德清舉行
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召開深入推進 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