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 2022-08-16 15:54
鐘南清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年來,我省圍繞特色林業產業及林下經濟發展,積極爭取科技示范項目、打造科技服務團隊、搭建林業科技服務平臺、創新科技服務方式,大力實施林業科技推廣服務,為全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真正實現了科技興竹、科技惠民。
一根竹子帶富一方百姓
仲夏時節,行走在贛鄱大地,隨處可見青翠欲滴的竹林,漫步竹海,頓覺神清氣爽、賞心悅目。近年來,我省依靠林業科技,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全省力爭到2025年使竹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以上,讓竹林不僅成為美麗鄉村的風景,也成為當地百姓增收的依靠。
在崇義縣陳洞村的竹林里,林農葉義軍正在墾復毛竹。他家有20多畝竹林,經過縣里專家的指導,挖筍、砍竹,今年畝產收入可達到4000元。
而在毛竹資源豐富的崇義縣,該縣規劃了竹木產業示范園區,新建了筍竹兩用林基地,加快低產低效竹林改造,推動竹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目前,崇義縣有近4萬農民從事竹業,約占全縣農民的四分之三,竹業年產值達3.1億元。
“一畝雷竹十畝糧,兩畝雷竹上學堂,三畝雷竹娶婆娘,四畝雷竹住新房,五畝雷竹奔小康?!边@是素有“中國雷竹之鄉”弋陽縣的一句順口溜,這句順口溜是當地發展雷竹產業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弋陽通過打造葛溪萬畝公司基地示范林、曹溪萬畝專業合作社基地示范林、三縣嶺萬畝雷竹長廊基地、林科所萬畝黨員基地示范林4個萬畝雷竹示范區,積極引導廣大林農參與投資,共同致富。”弋陽縣林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晏紅弟說。
從竹筍、竹材加工到竹林林下種養,再到依托竹資源開展旅游、康養,我省竹產業橫跨一二三產,市場空間大,吸納就業能力強,在拉動經濟、擴大就業、提高收入等方面作用顯著。
助力全省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林產業發展,利用土地、林場資源優勢,強化管理,積極推廣使用良種良法,竹產業不斷發展,助力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資溪縣在全省首批開展森林贖買改革試點。通過流轉、租賃、置換、合作,推動林地流轉,全縣建成高產高效示范毛竹林10萬畝,帶動1萬余名農戶參與森林經營,毛竹林的流轉價格由之前的每年每畝12元漲到40元~50元。全縣每年采伐原竹約1200萬根,帶動林農直接增收約4000萬元。
“資溪大力實施FSC森林認證促進竹林可持續經營,讓生態、社會、經濟共同發展,推進資溪竹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目前,全縣已完成竹林森林認證47.7萬畝?!辟Y溪縣林業局局長詹曉武介紹。
2021年,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全面提升竹林經營水平、竹產品科技含量和竹產業綜合實力,保證竹林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培育10家竹業國家重點林業龍頭企業、30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建成5個竹產業集群、5個竹產業示范園區,打造5個公共品牌和地理標志產品,到2025年實現全省竹產業綜合產值1000億元。
為擦亮綠水青山的底色,讓金山銀山的成色更足,近年來,我省大幅提高毛竹低產低效林改造、筍用林或筍竹兩用林、雷竹林新造補貼,竹林經營道路建設每公里補助1.2萬元,并增加了竹產業創新項目補助,同時開展科學綠化。
科技推廣功不可沒
日前,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技術培訓班在資溪舉辦。培訓班邀請南京林業大學、省林科院有關專家、教授授課。授課老師講解了毛竹和雷竹豐產培育關鍵技術。資溪縣、弋陽縣作典型經驗交流發言。培訓班采取全程直播的方式進行,現場150多人參加線下培訓,由江西林技通云平臺面向全國同步進行線上直播,受到基層林業技術人員和竹農的廣泛關注,線上觀看量達到2.04萬人次。在我省,像這樣的培訓每年都舉辦幾十場。
目前,全省竹林面積超過1560萬畝,占全國竹林面積14.9%,活立竹26.86億株,年實現竹業產值近500億元。全省毛竹林面積超過10萬畝的縣(市、區)有47個,竹加工企業1400余家,涵蓋種植、加工、銷售、科研等領域,形成竹建材、竹家具、竹工藝品等產品體系20多種。
上猶縣黃沙坑村雙峰組和中橋組共同擁有1300多畝竹林,但由于地勢陡峭、缺少進山道路,竹林幾十年來未被開發。上猶縣林業局派出技術團隊多次實地調研,考察竹林開發利用可行性。最終,村集體出資開辟道路,獲得該區域7年的毛竹砍伐權,但要優先聘請村民參與毛竹砍伐,村民也可采挖竹筍。
去年10月,隨著雙峰-中橋產業路的開通,這片沉睡了40年的毛竹林煥發了活力?!奥奖橐暗拿癫粌H成了村民的‘口糧’,經過收購加工后,還能依靠科技進一步轉化為竹制品?!笨翟粗裰破窂S負責人黃榮平說。
江西省林業科技推廣和宣傳教育中心主任施茂寅說:“我們將在政策、資金、科技、產業等方面做好謀劃、搞好規劃,充分發揮林業科技人員的作用,讓竹產區的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廣西持續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深化農業科技園區、高新區等功能區建
湖南田間日丨助力“魚米之鄉”打造水田農業科技樣板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赴西藏朗縣調研辣椒產業情況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揭牌成立
互助縣舉辦油菜、馬鈴薯產業科技示范主體技術培訓班
我國農業科技邁入世界第一方陣 農民挑上了“金扁擔”
河北三河張開雙臂承接北京科技型企業
農業科技成果實現“點石成金”——農民挑上了“金扁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