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 2022-08-04 14:35
“微生物菌劑讓秸稈變廢為寶,省20%的化肥農藥,這才是我們急需的好技術、好成果。”日前,巴彥縣紅光鄉豐裕村書記于云波看著眼前一片片玉米地感慨道。
曾經讓豐裕村犯難的秸稈處理問題是這樣解決的:2021年,省市級科技特派員進駐巴彥縣后,給農民支了個“新”招。東北農業大學教授、省級科技特派員李鳳蘭聯合徐永清、張影微等市級科技特派員在紅光鄉豐裕村開展寒地秸稈露天大規模制肥技術示范推廣,通過微生物菌劑讓秸稈變廢為寶。微生物菌劑有多厲害?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微生物菌劑可以在5℃條件下酵解秸稈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可在東北地區秋冬作物收獲后進行秸稈大規模生物發酵腐熟。秸稈堆內最高溫度可達到90℃左右,能有效殺死病原菌、蟲卵及雜草的草籽,實現3個月將秸稈完全腐熟,達到直接拋撒還田的標準。
巴彥縣豐裕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去年秋收后,就采用腐熟全量還田方式處理玉米秸稈,并同步完成了秋整地作業,今年示范地塊秸稈實現全量腐熟還田,目前玉米長勢良好。
為推動鄉鎮農民增收,李鳳蘭還與巴彥縣豐裕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了寒地農業廢棄物肥料化技術示范推廣及人才培養合作協議,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機肥生產和優質高效栽培等科研成果在當地進行示范推廣,引領帶動周邊農戶進行農業廢棄物肥料化處理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益。
據悉,今年在紅光鄉可處理秸稈面積2萬畝,形成的肥料及優質農產品預計可為當地農戶增收300余萬元,為服務鄉鎮綠色循環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打好“科技牌” 念活“致富經”
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支持納米農藥科技研發和產品創制 推動產業化...
重慶涪陵:南瓜喜豐收 農戶增收樂
科技支撐 綠色轉型
福建建立健全科技計劃項目攻關機制
廣西靖西火龍果種植壯大村集體經濟 促農民增收致富
110個品種亮相云南重大科技專項芒果成果發布會
通州實驗設備搬進田間地頭 科技“小院”帶富一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