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22-11-26 21:25
近年以來,為了供給北京市民一盤更綠色安全的韭菜,京郊韭菜種植基地的數量正在逐步增加。
“我們這里剛剛完成了大部分的移栽、定植工作,韭菜的種植面積較兩年前已經翻了三四倍。”房山區竇店鎮的一家合作社內,逐漸擴大至80畝的韭菜地,讓這里成為了北京市內目前規模最大的綠色韭菜生產基地,同時,這里也是少數能夠實現韭菜周年穩定供應的基地之一。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植保站獲悉,近年以來,為了供給北京市民一盤更綠色安全的韭菜,京郊韭菜種植基地的數量也在逐步增加。
80畝韭菜地 北京最大的韭菜園區
在房山區竇店鎮的泰華蘆村專業合作社,技術員張美娜剛剛度過了稍顯忙碌的兩個月。這段時間她忙著春季播種和移栽,園區韭菜種植面積翻了一番,“到現在,韭菜種植面積大概有70畝左右,后續再種上幾個小棚,總共算下來面積大約能有80畝。”
合作社蔬菜種類豐富,總種植面積約有2000畝,占地80畝的韭菜,在眾多蔬菜種類里,在種植規模上稱得上是主力軍。“韭菜是2020年開始種的,第一年只種了二、三十畝地。”張美娜說,后續每一年,園區里的韭菜種植面積也隨需求成倍增長。為保證不同時節韭菜的風味兒足、品質佳,園區的韭菜在露地、冷棚、日光溫室都有種植,還結合科研項目開展了水培韭菜示范栽培。
那么為什么園區要劃分這么大的面積來種植韭菜?張美娜介紹,因為采用綠色防控技術,這些年來園區的韭菜越來越受歡迎。“其他種類的蔬菜都是園區找客戶,韭菜是客戶找我們,要韭菜的有附近的村民、有市里的社區團購、有菜販、還有生鮮電商等等,我們也是跟著市場一步一步走。”
張美娜說,今年是她在園區種韭菜的第三年,2021年園區實現了元旦、春節、五一、中秋等重點節日安全韭菜上市供應,整個韭菜生產季做到了化學農藥零使用。
預防為主 綠色防控讓韭菜安全美味
眼下,園區內老韭菜都是兩三年的壯株,多數已經進入養根期,今年新定植的韭菜緩苗結束后也陸續進入養根狀態。入夏養根期間,是韭菜防草荒、防疫病的關鍵時期。
其實韭菜雖然叫懶人菜,但是想種好并不容易。相比于其他蔬菜來說,韭菜在病蟲防治方面難度比較大,因為韭菜生長過程中不光會遇到病害和蟲害,還易發生草害。一般韭菜生產離不開化學農藥,不過化學農藥往往只是“對癥下藥”,使用不當很容易出現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
針對韭菜的病蟲害問題,園區慕名聯系了北京市植物保護站的蔬菜植保專家,“想看看能不能不用任何農藥,生產出讓人放心的韭菜。”張美娜記得,當時園區韭菜有了韭蛆和灰霉病,這也是韭菜種植者都會面臨的老大難問題。“專家老師對于這倆病蟲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技術,已經非常熟悉了,告訴我們不用怕,適宜京郊的韭菜全程綠控技術體系已經成熟。”
專家們指導園區,前期“預防+茬口規劃”,中期“健身栽培+生態調控”,后期“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在張美娜看來,種好放心好吃的韭菜要講究時機,針對韭菜的病蟲害發生規律和具體韭菜品種特性,規劃好茬口時間就是最關鍵的時機,“每年初,我們園區的技術團隊都會邀請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和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蔬菜專家,詳細商議韭菜品種選擇和茬口安排,做好預防,看如何能讓韭菜不生病蟲或者少生病蟲,后面的病蟲害管理壓力就小多了。”
張美娜介紹,目前,園區在專家們的幫助下,初步建立了一套適宜自己的韭菜安全技術體系,在優選品種和精管茬口的基礎上,主要技術內容是各種綠色防控技術,有治理韭蛆的天敵線蟲、有防病促生的微生物菌劑,還有一些理化誘控技術,全程不施用化學農藥。
張美娜自己家也有小菜園,種植包括韭菜在內的各類蔬菜也是常規管理,但單單是韭菜的味道還是略遜色于園區,她猜想是因為采用了綠色防控技術的緣故,預防病害角度強化水、肥、溫、光、濕的管理,可能附帶也發揮了提升韭菜品相和口感品質的作用。
可全年供應 六月韭菜一樣鮮美
新京報記者獲悉,每年9月到次年5月為園區韭菜最主要的供應季節。比起早春,眼下當算是韭菜消費的淡季,6月份,似乎也已不是韭菜最佳的“賞味時間”。不過,張美娜說,6月份,園區的韭菜也一樣鮮美,“只要管理得當,適當遮陽控溫,控制一定濕度,就仍能保留韭菜獨特的鮮美味道。即便不如早春的頭茬韭菜,但也帶著清冽新鮮的口味。”
據北京市植保站技術人員介紹,泰華蘆村專業合作社是本市第一批蔬菜病蟲綠色防控示范基地。自2021年8月起,園區韭菜在整個生產季實現了全程無化學農藥順利生產,2022年,園區種植規模大幅度提升,生產模式是溫室+大棚+露地,具備安全韭菜周年規模化穩定供應的能力。
北京市植物保護站高級農藝師胡彬告訴記者,隨著幾年的發展,京郊韭菜種植基地的數量也在逐步增加,在滿足北京優質韭菜自給率的同時,也為越來越多的菜農、合作社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這有利于咱們北京的菜園子持續健康發展。北京在擴大京郊韭菜生產規模的同時,必須保障韭菜的安全性,既要“吃著放心”,還要“好吃”。“京籍”蔬菜會越來越多地豐富市民餐桌,也將繼續守護市民們舌尖上的安全。
龍山:水稻種植科普下鄉助力農業向好發展
棗陽皇桃將實現可視化追溯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堅如磐石
山西編制印發“十四五”種植業發展規劃
數據共享 上海實現長三角核酸檢測結果一鍵通查
全國鐵路客運車站全部實現軍人出行依法優先
聚焦中國經濟半年報:能源供給質量和能力實現雙提升
廣西全力推進“百萬農機促雙搶” 完成機耕面積96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