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縣人民政府網 2022-10-10 20:32
近日,在瀾滄縣南嶺鄉勐坎村下寨村民小組蜜薯種植基地里,熱潮涌動,一派豐收繁忙的景象,伴隨著拖拉機來回穿梭翻犁,一個個體態飽滿、顏色粉嫩的小蜜薯破土而出;村民們忙著將這些小蜜薯分揀、去土、晾曬,即將裝箱銷往全國各地。


“今年在南嶺紅薯基地共計種植了龍薯9號、濟薯26號、秦薯9號、煙薯25號、紅瑤共計5個品種”西雙版納日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王學云邊介紹邊帶著我們走進基地里“蜜薯對溫度有要求,冬天種植的時候氣溫過低,必須在大棚里種植幼苗,這樣可以保證溫度,后面成活了再移栽到田間地頭去。”
今年一月,王學云經過多次考察后決定把蜜薯引到南嶺來,說干就干,他在南嶺鄉勐坎村下寨村民小組和農民協商每畝800元的價格租地300畝,王學云就開始種植蜜薯苗。他還把翻地、換膜、除草、施肥等活分給周邊村民干,今年帶動了就近就地就業3000余人次,多時一天200多人,少時也有二三十人,目前為止發放了人工工資30余萬元,地租20余萬。


王學云告訴我們,今年小蜜薯種了煙薯25號、龍薯9號等5個品種300畝,小蜜薯畝產好的高達5000公斤,差也有2500公斤以上,他選好、中、差三塊地塊進行測產,畝產好得測得3515公斤,畝產中2821公斤,畝產差2501公斤,平均畝產2945公斤,今年預計產量900多噸,產值270萬。比原有種田年收益翻4倍,提高單位畝產效益,帶動村民增收。
“呱之廊高原小蜜薯計劃要在幾年內建成南嶺地區最大的種苗培育基地,以黃回村為核心種植呱之廊高原小蜜薯,帶動周邊其余3個村發展蜜薯種植,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公司負責提供種苗、農用物資,負責銷售,合作社負責推廣、動員老百姓就地就業,老百姓負責出地、力。努力打造一條工廠化育苗—基地規模擴繁—帶動種植—鮮薯儲存—鮮薯銷售的全產業鏈條,到時年培育種苗可達1000萬株,種植面積2000千畝以上,同時帶動一批專業的蜜薯種植大戶,為村集體經濟增收創造條件,而且能有效改善南嶺鄉種植結構。”黃回村黨支部書記查志強表示。
呱之廊高原小蜜薯經過不斷試驗種植在水稻田,畝產可達到三噸至五噸,水稻田種植的最大好處是能讓冬季閑著水稻田再次利用起來不僅增加了閑田收入,又能更好的改善土壤,種植出的小蜜薯不僅沒有病蟲害,而且口感好,產量高,投資低,見效快。如今,小蜜薯種植有指導、種苗培育有保障、產品產出就地賣,呱之廊高原小蜜薯產業已成了我們老百姓新的“致富路”。(南嶺鄉人民政府 黃雷)
云南瀾滄:多舉措推進春耕備耕工作
云南瀾滄:藏糧于技 玉米品種試驗示范助農豐產增收
植物界的“活化石”!云南瀾滄發現桫欏群
云南瀾滄:雜交水稻旱種使"荒山"變"糧倉"
普洱市瀾滄縣搭建村企合作橋梁為鄉村振興“蓄勢添能”
云南瀾滄縣
農村題材短視頻還須厚植生活基礎
讓村民生活更上一層樓——藍山小分隊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