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09-16 12:15
鄭淵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傳君 ? ?
四川省蓬安縣福德鎮長甘嶺村有一個占地面積近700畝的核桃園,堪稱川中丘陵地區規模最大的核桃園。近年來,品種老化、品質退化、品牌弱化等問題,成為當地核桃種植戶的“心頭病”,也成為蓬安縣福德鎮福壽核桃專業合作社的“煩心事”,更成為福德鎮黨委、鎮政府發展特色經果林、帶領群眾共同富裕的“攔路虎”。
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鎮黨委、鎮政府和蓬安縣派駐該村工作隊借力“科技下鄉”,切實解決核桃種植戶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近日,經南充市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黃紹虎牽線搭橋,羅建勛從成都來到長甘嶺村“把脈會診”,現場提出解決方案。
長甘嶺村地處四川盆地淺丘向深丘過渡帶,山高、溝深、坡陡的地貌特征明顯,農業耕作條件差?;凇吧较路N糧飽肚子,山上發展經果林掙票子”的想法,2001年,當地村民在種植戶蔡入榮示范帶動下,走出了一條發展核桃產業之路。他們選用當地適生核桃苗自主繁育、自我推廣,在山腰、山頂大面積栽種核桃樹,輻射帶動村民2000多人。冬去春來,核桃苗長成了碩果滿枝的“搖錢樹”。每到核桃豐收時節,慕名前來收購的客商絡繹不絕,福德核桃產業成為長甘嶺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近年來,由于缺少專業技術和科學管理,福德核桃出現樹木老化、品種退化、病害多發、掉果嚴重等問題。種植戶過去一年要收入幾萬元,現在只能收入幾百元,效益斷崖式下滑導致大面積核桃樹棄管,處于自生自滅狀態?!备5骆傸h委書記袁坤民說,他去年到任后,有外地朋友請他代購幾箱核桃,竟出現了無果可供的窘況。川中丘陵地區這片規模最大的核桃園就此“沉淪”。如何重煥生機,突圍之路何在?一道道待解的命題,擺在新一屆鎮黨委、鎮政府和駐村工作隊面前。
一天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會診”在長甘嶺村核桃產業園舉行?!澳壳?,樹徑已有碗口粗,根系十分發達,通過嫁接改良,完全可以讓老樹發新枝,救活這一大片核桃樹。”面對聞訊而來的核桃種植戶,羅建勛直奔主題、答疑解惑,給村民吃下了“定心丸”,打消了部分村民砍樹另尋發展途徑的消極想法。羅建勛認為,核桃園是從本地適生苗選育發展起來的,具有遺傳基礎廣、本地適應性強的優勢,只要把結果較多、果實較大、果殼不太厚的核桃樹標記出來,以其作為母本與其他低產核桃樹按照技術規程進行科學嫁接,就能實現核桃品種改良升級、提質增效。
來自南充市林科所的兩位專家補充道:“核桃樹栽得過密,每畝有六七十株,要挖掉一部分老樹、病樹,每畝二三十株即可,把樹的間距拉開,利于穩產高產。”“嫁接成功后,在樹周圍挖五六個窩,施足有機肥?!薄懊磕昝妊壳啊㈤_花、結果這三個重要時節,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統防統治。剪下的病害樹枝,要挖溝深埋,避免病害感染其他核桃樹?!?/p>
為了給福壽核桃專業合作社提供持久的技術支撐,羅建勛等省、市林業專家主動加入福德鎮黨委、鎮政府建立的核桃產業發展技術咨詢微信群,為種植戶提供遠程會診、在線指導等科技服務。專家們還表示,將協助當地建立起省、市林業科研站點,加大對當地核桃產業技術幫扶力度,打造一支永不離開的科技下鄉專業隊伍,助力福德核桃產業做優做大做強。
梅河口推進水稻機插秧同步側深施肥技術推廣工作
湖北順業農機技術服務內訓班圓滿結束
中國農科院蘭州牧藥所科技幫扶舟曲縣黑土豬產業發展
共同富裕消費幫扶公益行動論壇在昆明舉辦 公益電商平臺意向采購...
劍河:技術服務做保障 羊肚菌迎來大豐采
兩部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實行定額管理
全國總工會、民政部:加強困難職工家庭幫扶救助工作
水稻管護正值關鍵期 重慶各地農技人員下鄉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