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2022-08-06 02:02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新建100家以上國家水利風景區,到2025年末我國的國家水利風景區將超過1000家。水利部近日印發《關于推動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動水利風景區發展質量整體提升,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國家水利風景區。(8月4日新華社)
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至今。秦昭王后期,蜀郡守李冰組織修建的都江堰仍立于岷江。華夏五千年,祖先們依水而居治水更懂水,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積極興修水利。水利成為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條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持,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改善的保障系統,具有保障生命安全、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保護生態環境等多種功能和多重效益。
“水利”起初是以除水害、興水利為主要功能的工程性水利,如今借“水”興“利”建設水利風景區,以水利工程為依托,從單一的“治水”“造景”轉向注重地方水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展示,并使其成為旅游產業重要組成部分,不但能更好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也是水文化建設與傳承的紐帶。截至今年1月公布第19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名單,全國已建成國家水利風景區902家,涵蓋31個省份,涵蓋水庫型、河湖型、灌區型等不同景區類型,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扮靚了九州華夏。其中,廣州白云湖水利風景區內水清岸綠、魚翔淺底,因地制宜利用石井河船閘講好白云湖水故事,助力鄉村振興,拉動區域綠色產業發展。相關舉措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修復健康水生態、構建宜居水環境、弘揚先進水文化、發展美麗水經濟、傳承紅色基因和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齊頭并進。
從水利工程到水利風景區再到高質量的水利風景區,護水、治水、興水穩步向前,保護水生態、挖掘水文化、做活水經濟,做好水網規劃,加強源頭保護,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建設最美水利風景區,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穩增長擴投資 地方水利項目建設提速
7年間,中國寬帶網絡平均下載速率增長近14倍
金融助力端穩“中國飯碗”——農業銀行全流程服務糧食增產增收
中國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統
中國農科院蘭州牧藥所科技幫扶舟曲縣黑土豬產業發展
林果殘枝多元化利用助力京郊生態振興
中國熱科院研發的蔗苗移栽機、菠蘿移栽機取得突破
太倉市農機推廣站考察指導孫橋村蔬菜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