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10-12 20:34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總工程師 李清 ? ?
我國是水產養殖大國,2021年水產養殖產量5394.4萬噸,在漁業總產量中的占比繼續走高并超過了80%,在世界水產養殖產量中的占比也在60%以上。我國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不但改善了國民的食物營養結構,繁榮了農村經濟,也為保障食物安全、減少貧困人口、保護生態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伴隨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水生動物疾病問題也日漸凸顯。根據《中國水生動物衛生狀況報告》,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每年因疾病造成的直接測算經濟損失約500億元人民幣,疾病也導致了養殖從業者為防病而盲目用藥,給水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生物安全帶來了隱患。目前,疾病已經成為困擾水產養殖業正常發展的重要瓶頸,因此,防病問題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長期以來,農業農村部以水產養殖業穩產保供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推動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并通過組織開展全國水產養殖動植物疾病監測預警、水產養殖疾病防控技術服務、實施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等工作,建立了工作機制,歷練了隊伍,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為“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和水產養殖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國水生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起步晚、基礎弱,還滿足不了我國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
首先是對疫病病原分布的本底不清,不能有針對性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全國水產養殖動植物病情測報的工作機制雖然建立,但由于近年機構改革,人員流動,加上基層缺乏必要的診斷設備和技術能力,測報結果不能如實反映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另外,農業農村部實施的《國家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的監測數量不足、覆蓋面不夠,加上省級疫病監測計劃的啟動情況參差不齊,導致開展重要疫病風險分析的數據不夠,難以為科學防病提供支撐。
其次,綜合防病的工作機制尚不健全。目前,水產養殖專業領域分得比較細,各領域專家研究的內容也相對獨立,缺乏將各領域專家凝聚起來著眼養殖全過程制定綜合防病技術規范的工作機制。
第三,濫用藥物的隱患依然存在。使用藥物并不是控制病原傳播的最有效的途徑,加上目前我國真正有效的漁用獸藥并不多,而且由于目前我國“非藥品”市場的亂象尚未得到根治,有不少不法分子打著“非藥品”旗號擾亂養殖投入品市場,這給病急亂投醫的養殖從業者濫用藥物提供了沃土。
第四,配套制度尚不健全。我國水生動物防疫相關法律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等6部,加上《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獸藥管理條例》等國務院相關法規及規范性文件,水生動物防疫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完善,但是相關配套制度尚不健全,導致一些法律法規的要求難以落地。
當前,水生動物防疫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我們應該順勢而為,扎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不斷推動我國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第一,扎實落實現有水生動物防疫相關制度。首先要扎實落實水生動物疫病監測預警制度。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動物防疫法》要求建立健全水生動物疫病監測網絡,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監測點,設立專項經費,加強隊伍建設,開展人員培訓,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全國水產養殖動植物疾病測報工作扎實有效,確保省級和國家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順利實施。其次要扎實落實水生動物疫情的報告、通報和公布制度。遇到突發疫情應及時上報,不得瞞報、謊報、遲報、漏報,及時公布省級和國家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陽性場名單,并跟蹤監測管理。最后要扎實落實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制度。加強漁業官方獸醫隊伍建設,明確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實施主體,完善水產苗種產地檢疫規程,加強水產苗種產地檢疫知識培訓。
第二,盡快建立水生動物疫病風險評估制度等。根據國內外水生動物疫情以及保護水產養殖業的需要,及時對水生動物疫病進行風險評估,并制定、公布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凈化、消滅措施和技術規范。結合國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縣建設和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骨干基地建設,啟動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水產苗種場建設,開展無規定水生動物疫病區建設試點。同時,明確水產養殖場防疫條件,根據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現狀可先從苗種場做起,制定水產苗種生產各環節的防疫條件,結合國家或省級水產原良種場建設,降低苗種生產全鏈條各環節重要疫病病原傳播的風險。
第三,積極建立綜合防病工作機制。組建疫病防控專家團隊,不僅要吸納產、學、研、推各方面專家,還應吸納水產種質、漁業資源、養殖環境和模式、漁用飼料和獸藥以及病原學、流行病學等方面專家,建立綜合防控工作機制,針對不同養殖品種、不同養殖模式有針對性地制定養殖生產全程的生物安全保護操作技術規范,實施綜合防控措施。
第四,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管理,杜絕濫用藥行為。針對我國水產養殖用投入品市場的亂象,應加強研究、梳理投入品種類,屬于飼料添加劑范疇的,應按照《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要求,通過正規渠道申請生產和經營資格。屬于獸藥范疇的,應按照《獸藥管理條例》要求,申報國標獸藥資格,同時積極研究提出符合水產養殖特點的獸藥評審標準和程序,提高業界申報積極性。屬于其他類投入品的,也應積極研究加強管理,以滿足養殖生產需要。對于效果不明、安全不知、不可控的投入品,要依法嚴管。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引領高...
深學細悟習近平《論“三農”工作》 扎實有力推進鄉村振興——發...
靖州建成高標準農田25萬余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4%
連云港市扎實開展農機質量調查
動物針灸火了?進來了解一下!
陜西以高水平開放促高質量發展
農業農村部首支農作物病蟲害應急防控飛防大隊在河南安陽成立
農業農村部召開大豆“癥青”防控現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