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技中心 2022-11-17 13:19
4月6日,為推進東北地區大豆春季生產順利開展,全國農技中心組織農業農村部大豆專家指導組有關專家及東北四省區省級負責大豆推廣的技術骨干開展大豆生產技術會商,交流當前春耕備播以及大豆擴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推廣任務落實情況,分析研判近期大豆生產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下一步大豆生產技術措施。全國農技中心總農藝師王積軍出席會商會并講話。
會商指出,今年東北地區大豆生產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并存,有利條件:一是政策利好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目前,各省(區)落實農業農村部穩糧擴豆部署,統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輪作補貼等資金政策,加大大豆生產支持力度。吉林省東部和西部大豆補貼高出玉米200元/畝以上,中部高出300元/畝以上。農戶種植意愿強烈,大豆面積增幅較大。預計黑龍江、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區大豆擴種面積超過1500萬畝,總面積較2021年增加15%以上。二是氣候條件比較有利。由于2021年秋季降水偏多,封凍后部分區域土壤含水量較多,東北大部分地區總體上春季土壤底墑較足;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東部春季氣溫略高,預計比常年高0.5—1.0℃,有利于地溫提升,總體上有利于大豆春播生產。不利條件:一是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春旱。據氣象預報,預計吉林、遼寧春季平均降水量較常年略少,吉林中西部將有明顯少雨時段,需要防范階段性春季干旱。二是秋整地質量較差。受2021年秋季降雨影響,部分地塊未進行秋整地,整體整地質量較常年略差,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秋整地不足20%,且主要集中在大型農場和合作社。三是部分地塊出現春澇。春季黑龍江中東部降水仍然偏多2—5成,與冬季降水多、積雪厚相疊加,可能發生局部春澇,部分“水改旱”地塊田間濕度大、地溫回升慢,不利于整地播種。四是農資價格偏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民購置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難度加大,農資準備較常年滯后、價格偏高。呼倫貝爾市大豆種子每斤4.0—5.0元,比去年高出0.5—1.5元;化肥較去年漲價明顯,鉀肥每噸高達5400元,較去年高出1000元,磷酸二銨每噸達到4600元,較去年高出750元。
會商提出,針對當前氣候和土壤墑情條件,應加快耕整地進度,選擇適宜品種,加強病蟲草害防治,推廣應用配套高產技術。一是及時整地和處理秸稈。未進行秋整地的地塊,若秸稈不還田,應及時通過機械或人工方式將秸稈帶離出地,土層化凍到15—18厘米時進行耙地或旋地、起壟、鎮壓連續作業;若采取秸稈覆蓋免耕播種,可在播種前進行一次秸稈粉碎作業;若采取秸稈碎混還田,可使用秸稈全量還田機一次性完成秸稈粉碎全量還田、碎土、混埋、深松、起壟、鎮壓聯合整地作業,也可分開作業。對僅完成秸稈翻埋或深松作業但未達到播種狀態的地塊,可在土層化凍到12—15厘米時,采用重耙或重耙與旋耕聯合作業,而后起壟、鎮壓,達到待播狀態。二是選擇適宜品種。選擇高產、優質、抗病、適應性強、適宜機械作業、適合本區域種植的品種,堅決杜絕越區種植。對于“水改旱”地塊,應選用早一個熟期的品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地塊應選擇耐陰大豆品種,注意大豆和玉米熟期的搭配。三是加強病蟲草害防治。對根腐病發生嚴重的地塊,選用含有咯菌腈+精甲霜靈成分的大豆種衣劑進行種子處理;若需兼防根蛆和地下害蟲,可加入噻蟲嗪。在降雨較多的年份,密度過大易造成根腐病、菌核病等病害的嚴重發生,建議合理密植,保苗應在30-35萬株/公頃。墑情較好的地塊提倡封閉除草;若土壤墑情較差,在大豆苗后2—3出復葉期,噴施莖葉除草劑,施用劑量與時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四是推廣應用配套高產技術。有水澆條件的地區可應用大壟密植淺埋滴灌技術,提高大豆單產;“水改旱”地區注意選擇地勢高、排水性能好的地塊,注意氮肥用量不可過多,有條件的可施用有機肥;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地區應選擇適宜當地播種收獲機械作業的模式配比,盡量減少玉米產量損失,保證大豆畝產80-100公斤。
王積軍指出,當前國家對大豆、油料擴種工作給與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各地應充分用好扶持政策,著力在擴面積和提單產上下功夫,提高大豆產能,當前應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技術培訓指導。尤其是對內蒙古中西部地區、黑龍江“水改旱”等新增大豆產區沒有大豆種植經驗的種植戶,應加大技術培訓指導力度,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農戶種植水平。二是加強技術集成創新。結合大豆高產競賽的實施,分區域集成組裝一批高產高質高效技術模式,促進大豆優良品種及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實現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三是做好擴種區域的產銷對接。2022年大豆擴種面積主要分布在原玉米產區、水稻產區及鹽堿地等區域,缺乏大豆主產區的銷售網絡,應提前做好擴種區域的產銷對接,保證農民種植效益和生產積極性。
全國大豆油料提產能農技行動啟動
全國農技中心制定發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方案 開辟小麥高...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關于印發《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配套...
農事指導 | 2022年大豆、油菜、花生春季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南京農機化研究所《速生葉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入選2022-2023年度...
楊劭春調研督導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星...
黑龍江擴種大豆進展順利 新增1000萬畝增了啥
大豆擴種,多重難題下如何確保豆農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