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 2022-08-24 15:42
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6日電 (夏廷貴 熊振岳 曾佐然)連日來,針對持續高溫多晴少雨天氣,為進一步保障村民農業生產用水,瀘州市瀘縣立足抗大旱、搶大險,全力以赴做好高溫天氣應對工作,防止旱情轉化成災情,不斷加大抗旱力度,緩解了農作物抗旱用水需求。
8月15日下午,在潮河鎮王坪村,一股水流正在“奔”入剛剛收割了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大田里。稻田的主人、村民尚衛華看到清澈有水流進田里,不斷澆水在臉上,體驗水的清涼。他家共有約5畝的田地。目前,田中中稻均已收獲完畢,正在蓄留再生稻。
“沒有這個小農水來灌溉的話,這個再生稻簡直沒有收。有了這樣的水灌起去,再生稻還可以有點保障。”尚衛華高興地說,中稻是7月底收完的,連續的干溫天氣,讓田塊是干裂了口。
尚衛華所說的小農水,實際上就是潮河鎮里程灘水庫通過提灌到他田里的水。同樣,潮河鎮里程灘水庫也到達了潮河鎮王坪村、王莊村等4個村,保障了再生稻、龍眼等農作物灌溉用水。
“今年這個旱情比較嚴重,里程灘水庫蓄水量充足,有400多萬方。目前,可以24小時都在不間斷的抽水,滿足群眾需要的生產生活用水。”潮河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彭功林介紹。
據了解,潮河鎮全鎮有9座水庫、12座電力提灌站,至8月15日,電力提灌站已連續運行120小時提水抗旱,有效保障了潮河鎮王坪村、紅興村等7個村的農業再生稻、龍眼等農作物灌溉用水,灌溉面積約1500畝。
除了潮河鎮,瀘縣全縣都在堅合理做好水利工程蓄水,并適時流入田間地頭。至8月15日,全縣1304處塘、庫堰累計蓄水1.05億立方米,為抗旱提水提供了水源保證。
7月下旬以來,瀘縣出現持續高溫晴熱少雨天氣,干旱導致全縣農作物受旱面積累計3564公頃,當前受旱2351公頃,因旱影響供水人口3000余人、大牲畜飲水困難2300頭。
瀘縣積極應對旱情,及時召集防汛抗旱與救援指揮成員(縣水務局、農業農村局、縣應急局等部門)預判天氣趨勢,會商研判抗旱形勢,研究部署下步抗旱減災工作。縣水務局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分八組深入到各鎮(街道)檢查指導抗旱工作,指導各鎮(街道)圍繞“保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飲水用水需求,保障秋糧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三大目標,切實做好抗旱減災工作。
瀘縣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現狀調查,制定天興、牛灘等5鎮“一鎮一策”供水方案,投入40余萬元,完成天興鎮板栗村供水智控系統等技改項目8處,解決和改善3000余戶居民飲水安全。強化飲用水源地屬地管理責任,督促供水企業加強日常巡查,推進水源巡查常態化;在太伏、云錦等應急水廠配備凈化消毒設施設備18臺(套),定期開展水源水、出廠水、末梢水的自檢,確保水質安全。組織消防力量、屬地鎮、供水企業等,落實應急供水措施,分析研判后續保供能力。目前已落實應急(備用)水源地10個;共組織300余人次,為玄灘、太伏、云錦等鎮用水困難點位送水,緩解偏、高、遠地區3000余人的飲水需求。
瀘縣強化區域水源統一調度,按照“先生產、后生產”的原則科學分配水源,緩解了農作物抗旱用水需求。投入各級抗旱資金600余萬元,完成農業抗旱澆灌面積3200公頃。
撥付2億元!兩部門支持受災地區抗旱救災
兩部門撥付農業生產救災資金3億元
胡春華:抓緊抓實秋糧生產 努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兩部門撥付3億元支持受災省區加快恢復農業生產
“七下八上”關鍵期后防汛抗旱形勢如何?
全國農技中心組織東北四省區大豆生產技術會商
廣西柳州:小米粉撬動大產業 “嗦”出農戶美好生活
南京農機化研究所《速生葉菜機械化生產技術》入選2022-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