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2-08-24 17:17
盛夏時節,廟塘鎮田疇蔥綠,一派興興向榮的景象。
在廟塘鎮板房村的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里,大豆和玉米生長正盛,村民正忙著除草、堆肥、提壟,精心管護著。

“在進行提壟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傷到玉米苗的根。”基地里,廟塘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正耐心細致地為村民講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注意事項。
為讓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發揮最大化作用,廟塘鎮農業服務中心農技人員下沉到田間地頭,從育苗到種植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指導,讓村民吃下“定心丸”。
“在種植上有什么問題, 農技人員會及時來指導,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目前看起來長勢還可以,肥料、種子都是政府免費發放給我們的,種植起來感覺很放心。”廟塘鎮板房村村民楊善會說道。
據了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可充分發揮邊行優勢,實現玉米產量基本不減、增收一季大豆,是傳統間作套種技術的創新發展,為擴大大豆種植、提高大豆產能開辟了新的技術路徑。
在教良社區的水稻種植示范基地,一行行的水稻郁郁蔥蔥,正安縣農聚水產養殖農民產業合作社社員熊兵穿梭在田間,查看水稻長勢。
水稻種植示范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進行水稻油菜輪種,在守住群眾“米袋子”的同時,也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我們合作社流轉了兩百多畝土地進行水稻油菜輪種,油菜已經豐收了,現在就抓緊水稻管護,預計今年能有30余萬的收入。”熊兵看著田里的水稻,充滿信心。
五谷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廟塘鎮以黨建為引領,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緊緊圍繞抓示范引領、抓撂荒治理、抓耕地非糧化、非農化整治工作思路,完成了水稻種植4600畝,玉米播種4800畝、大豆凈作24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400畝,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實現群眾生產生活和糧食安全生產雙保障。(圖/文:陳穎?涂雲瀚)
遵義:筑牢糧倉“耕”基 端好百姓飯碗
夏季高發豬病這樣防
習語阡陌第21期:“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
天津市武清區高村鎮田戶村 協同“飯碗”端得牢
高溫環境下如何讓市民吃上安心蔬菜?他們這樣做→
金融助力端穩“中國飯碗”——農業銀行全流程服務糧食增產增收
高濕弱光環境下大棚管理這樣做
移民村端上“生態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