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4 22:14
為進一步提升工作效能,今年以來,臨盤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引領,按照“重規范、求實效”的總體要求,10個黨建共同體的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到中心村辦公,高標準、高質量提升中心村黨群服務中心服務能力,實現辦公有場所、管理有制度、干事有人員、服務有能力,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促成服務群眾在一線,推進工作在一線,攻堅克難在一線,確保各項工作在村級層面落地扎根,推動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完善配套設施,夯實工作開展基礎。完備的辦公配套設施是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是確保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進入中心村黨群服務中心,桌椅板凳、視頻會議設備、電腦、打印機、空調等一應俱全,同步配套生活服務設施。持續優化提升辦公環境,確保干部沉得下、待得住、能辦事。


凝聚人員力量,激活村莊發展動力。街道下沉干部到中心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有利于激活村莊發展的“一池春水”。街道下沉干部以黨建共同體為載體全面下沉至中心村黨群服務中心辦公,與村“兩委”成員一起坐班。共同處理村內事務,共謀村莊發展大計,真正實現了讓街道干部融入農村工作,扎根服務基層。


一線開展工作,解決村莊發展難題。帶著問題走進基層,帶著思考走向實踐,帶著感情深入群眾,在一線解決困難問題,在一線突破工作瓶頸。一方面,重點任務指導在一線。堅持街道下沉干部在一線辦公,有力保障了基層黨建、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扎實開展、有效推進。隨著“關口”下移,呈現出了積極推進“黨建共同體+村”默契配合的局面,開創了“黨工委保障強、黨建共同體要求嚴、支部落實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建立黨建共同體周例會和觀摩制度,每周至少召開一次例會,匯報本周重點工作落實情況,安排部署下周工作;定期在全街道10個黨建共同體開展亮點工作現場觀摩,競相創新、激勵提升。另一方面,為民辦事服務在一線。街道以“應放盡放、能放則放”為原則,探索民生事項下沉村級開展服務工作,在中心村辦公場所設置業務咨詢、資料審核、信息上傳等服務窗口。對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推行上門服務,讓貼心服務管理離群眾更近,真正實現“就近能辦、少跑代辦、隨時可辦”的服務目標。



自街道推行力量下沉后,街道下沉干部自覺當好了政策法規的宣傳員、轉變作風的示范員、推動工作的督導員、排憂解難的辦事員、溝通民意的信息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與村干部共同分析村情實際,探索適合村級發展的路子。目前,各黨建共同體在核酸檢測、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中持續發力,全街道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健全工作機制,壓實村莊發展責任。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閉環責任機制,讓黨員干部繃緊了思想意識這根弦。強化督導促服務。在中心村黨群服務中心和公開欄,公開下沉干部坐班時間、服務熱線、代辦事項、聯系方式,設置為民服務信箱,方便群眾提前預約、辦理相關事務,并公開監督電話、干部承諾事項、代辦事項流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自推行“一線工作法”以來,街道共化解矛盾糾紛168起,為群眾代辦各類事項1000多件。科學考核促公平。以實績為導向,強化對下沉干部的考核評價,街道每季度進行一次現場考核和民主測評,每半年通報一次工作實績。對工作成績突出、群眾認可的下沉干部在評先樹優、表彰獎勵等方面優先考慮,對成績落后、群眾不滿意的及時談話提醒。今年以來,開展村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1次,擂臺比武活動3次。
街道服務下沉,是強化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歷練干部隊伍、密切黨群關系、縮小為民服務半徑的“利器”。街道黨工委通過責任沉下去、工作抓上來,人員沉下去、實情摸上來,服務沉下去、滿意提上來,逐步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黨建共同體,真正使黨建共同體成為老百姓家門口的“便利店”。
臨邑縣融媒體記者王楠報道
“睡眠”地變“糧”田 鄉村振興“豐”景如畫
這個鎮“三聚三賦”助推鄉村振興!
江蘇句容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深入一線做好高溫技術指導服務工作
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與鄉村振興的主要路徑
學習進行時丨東北振興,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謀劃
習近平:我們對東北振興充滿信心
河南省試點“文化產業特派員”制度賦能鄉村振興
在希望的田野上——鄉村振興帶頭人尹英強:真情系“三農” 為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