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 2022-09-14 10:56
中新網甘肅新聞8月11日電 (張小兵)嗅著淡淡的藥香,暢游在華亭市馬峽鎮中醫藥館,一株株形狀各異的藥材、一個個顏色鮮艷的標本,讓人目不暇接。新康中藥材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宋國玲介紹說,“館內共收集展示各類道地中藥材616種,本地甚至隴東所有道地藥材在這里都能看到。”
馬峽鎮地處關山林緣地帶,高寒陰濕,土壤肥沃疏松,有機質含量高,氣候溫涼濕潤,適宜多種藥用植物生長,素有“隴東藥庫”的美譽。境內共有野生及家種藥材共249種,其中符合《藥典》命名的有190種。
今年,為創建平涼市中醫中藥產業鏈主基地,加快構建中醫藥產業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的新發展格局。馬峽鎮圍繞“以藥興業,以文鑄魂,激發中醫藥產業發展軟實力”目標,建成了集“文化陣地、品牌宣傳、資源保護、產學教研”功能于一體中醫藥展覽館。
“展館總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分為電子沙盤、常見藥材標本、‘藥食同源’、藥用浸制標本、中藥數字化展柜等十一個展區。”宋國玲介紹說。在展館里,不僅能看到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的中草藥標本,還能追尋歷史的脈絡,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里是十大隴藥、固化精品標本及華亭本地特色藥材標本展示區。”指著眼前碩大的大黃展柜,宋國玲介紹說,明清以來,華亭因盛產優質大黃而贏得“大黃之鄉”的美稱。2007年制定了《華亭大黃》質量標準,2010年制定了《華亭大黃栽培技術規程》,均由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為甘肅省地方標準。1997年榮獲甘肅省首屆林果產品展覽交易會金獎,2009年華亭大黃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注冊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11年榮獲甘肅農產品交易會金獎,2020年完成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你看,這個展區所陳列的藥材,均以我市野生中藥材資源富集的關山山脈為主采區,同時輻射其它隴藥主產區。”宋國玲說,“標本制作嚴格按照自然環境采摘,經特種溶液殺生、固定、還原、定型,用環保無毒害保存液保存于高透玻璃標本瓶中,瓶口采用石蠟密封的規范工藝,科學保存呈現了各類道地藥用植物的原有形態、色澤及品質。”
現如今,華亭市雙鳳山上還有紀念藥王孫思邈的“藥王洞”景點。據悉,華亭人工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00多年。現在人工種植的中藥材有30余種,所產藥材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質極佳,已聞名于全國各大藥市,主要有“華亭大黃”“華亭獨活”、川芎、黨參、半夏、柴胡、木香、羌活、金銀花等,其中以“華亭大黃”“華亭獨活”最為出名。
近年來,華亭市把藥材產業作為助推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采取政策扶持、宣傳培訓、龍頭帶動、市場引導等措施,強力推進藥材產業化、規模化、效益化發展。目前,全市共成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90多個,中藥材種植面積現穩定在4萬畝左右,產量1.2萬噸,產值1.9億元。
“中醫藥展覽館的建成投用,對進一步挖掘華亭中醫藥產業文化內涵,推動中醫藥產業文化傳播,搭建產學研科普實訓基地及道地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開發與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宋國玲說,“展覽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傳承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希望華亭藥材越來越好。”(完)
“云上服務”利百姓 ,“電商+大桃”致富經
孟州:嶺鄉因地制宜 念活產業“致富經”
科特派”送來“致富經”
郁南農村創業青年到懷集學習交流致富經驗
祁守春的養牛致富經
打好“科技牌” 念活“致富經”
文昌致富經
“天馬浴河”表演成牧民“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