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 2022-08-22 10:39
8月16日,記者從湖北省舉辦2022年稻田高效綠色種養模式及技術高級研修班開班儀式上獲悉,在去年791萬畝的基礎上,湖北省今年稻田綜合種養面積將突破800萬畝,繼續遙遙領先第二名安徽(500多萬畝)、第三名湖南(近300萬畝),位居全國第一。
稻田綜合種養指通過對稻田實施工程化改造,構建稻-漁共生輪作互促系統,通過規?;_發、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作,實現水稻穩產、水產品產量增加、經濟效益提高、農藥化肥施用量顯著減少,是一種具有穩糧、促漁、提質、增效、生態、環保等多種功能的生態循環發展模式。
開班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桂建芳透露,我國食物結構面臨從主糧向大食物轉變,正在從“吃飽”到“吃好、吃得安全”轉變。水產品作為“藍色食品”,具有綠色、營養、健康、低碳等特點,探索“稻田+水產”種養模式,不僅能提升稻米品質,還能為國民提供高性價比的水產蛋白。
從2005年起步期的十幾萬畝到2013年的200萬畝,再到2021年的791萬畝,綜合種養面積穩步提升,如今已占我省水稻田的20%以上,產值從不足3億元猛增到近1000億元,水產品產量從幾千噸增長到100多萬噸,發展迅猛。其中,稻蝦面積占了全省綜合種養20%以上,按照“潛江模式”,每畝田可增收3000多元。此外,稻鱉、稻鰍、稻鱔、稻鴨等綜合種養也在我省廣大農村地區積極實踐。
武警湖北總隊黃岡支隊蘄春中隊官兵助貧困學生圓大學夢
湖北省關于2022年第二批農機購置補貼產品形式審核情況的公示
“大國農匠”全國農民技能大賽(農村電商人才類)正式開賽
湖北16市州54縣啟動抗旱應急響應,消防部門提醒:干旱導致用水困...
全國首個域牌形象在北京發布
湖北2000多名農業專家奔赴“熱”土
豐饒中國 全國首屆鄉村振興成果展甄選會
全國農技中心組織東北四省區大豆生產技術會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