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23:53
8月2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副司長譚小春帶領國家濕地公園驗收專家組來興,對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進行驗收評估。市領導方捷、殷俊、沙順喜、劉洪參加活動。
里下河濕地公園總面積1304.80公頃,涵蓋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宣教展示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大功能分區。自2016年獲批試點建設以來,嚴格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按照《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7-2021年)》要求,建設成融濕地保護、濕地恢復、科普教育、科研監測、濕地體驗、濕地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良好的濕地生態環境,促進了濕地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根據現場調查和歷史調查記錄,濕地公園共記錄到植物84科184屬223種,并發現銀杏、水杉、細果野菱、野大豆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共計10種。豐富的濕地資源,為候鳥特別是水禽提供了覓食、棲息和繁育場所。截至2022年3月,公園記錄在冊的鳥類達208種,觀測新增鳥類 49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42種,省級保護鳥類89種,占鳥類總物種數的42.79%;另記錄到兩棲爬行類21種、獸類11種、魚類60種,共計300種脊椎動物。
專家組先后來到濕地公園水上森林、萬畝荷塘、濕地公園辦公室,對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科普宣教、科研監測、檔案管理等情況進行現場查看。
在試點建設驗收評估會上,市長殷俊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副市長劉洪介紹建設情況;大家觀看了江蘇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視頻;濕地公園管委會匯報創建情況。專家組對照國家濕地公園驗收評估標準,對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進行點評,指出了存在問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譚小春充分肯定了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取得的成效,認為興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各項試點政策落地落實,生態修復措施得力,濕地公園的管理成效和建設成效顯著。他指出,驗收評估只是國家濕地公園建設管理的一個時間節點,濕地公園建設永遠在路上。希望我市在下階段工作中進一步提高對濕地工作的認識,不斷提升濕地公園建設管理的能力,加強監測平臺和監測體系建設,加快管理條件改善和提升。要加強科普宣教,利用濕地公園范圍內的景區向廣大群眾有針對性的宣傳保護環境、濕地知識、保護動植物等。要加強水質的保護,提高利用水平,結合現有各類資源,以濕地公園為連接點,對一二三產進行有效融合,將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名片進一步擦亮、名聲進一步打響。
市委書記方捷感謝驗收評估組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他表示,我市在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工作中,高度重視、高位推進,勇于擔當、善于斗爭,將以此次驗收評估為新的起點,按照專家指出的處理好水體富營養化、發揮水利調蓄功能、提升濕地公園利用水平等方面問題意見,加強研究、系統研判、科學謀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始終把生態資源稟賦作為最好的家底、核心的競爭力,以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為抓手,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全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切實提升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品質和發展水平,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真正使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成為展現興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成果,對外展示的一張靚麗名片。
曾夢想走出農村的人們回來了——江蘇返鄉創業“新農人”調查
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持續深入推進
江蘇靖江:點贊農村新變化 村支書們齊“吆喝”
江蘇農業機械抗旱施肥 保秋糧豐收彰顯威力
浉河區入選河南省首批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試點名單
中國就執行《殘疾人權利公約》情況接受審議
農機推廣鑒定大綱宣貫培訓班在江蘇鹽城舉辦
7月江蘇進出口5169.4億元 穩定發力“后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