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版 2022-08-31 13:30
2021年,江蘇省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大泗鎮農業增加值2.29億元,僅占GDP的13%;全鎮正常經營的農場共23家,其中僅2家有農產品加工業務、僅1家有旅游服務;全鎮13個村(社區)集體經營性總收入約6801萬元,總支出約7118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低于50萬元的新一輪經濟薄弱村有6個,占46.15%。
大泗鎮黨委書記劉瑾分析,幾組數據凸現大泗鎮發展困境:一二三產融合不深入,農業質態不理想。
大泗鎮馬龍村種植了70多畝黃蜀葵。理論上,這種優良的觀賞草花和中草藥材每畝產鮮花可達2000斤,平均畝收益2000元,是種植普通農作物經濟效益的4—5倍。但是實際上,村集體想維持收支平衡都很困難。究其原因,馬龍村處于產業鏈的“最底端”,他們將現采的黃蜀葵賣給烘干廠,售價是每斤1.2元,而烘干廠出售給制藥廠的價格是每斤36元,售價懸殊。依托財政部組織開展的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優勢,鎮村找準病灶、對癥下藥,建成育苗大棚、烘干房,實現中草藥的育苗、種植、加工、烘干、倉儲、銷售一體化。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增加就業崗位30多個。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鏈升級。不只在馬龍村,該鎮還廣泛推動農業單項生產環節向全產業鏈持續增效拓展,打造了霍堡牛肉加工區,加快發展現代農產品加工業;建設了電商服務站點,健全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等功能,力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適應新型消費的鄉村產業集群。
隨著發展的加速,“產業聯盟”模式讓農產品更有市場競爭力。大泗鎮打造的“泗水年華”農文旅品牌,打通了霍堡特色田園鄉村、大馬水生植物園等多個重要節點,串聯了沿線精品民宿、特色餐飲等產業,讓游客沉浸在農文旅項目“有得玩、留得住、吃得好、帶得走”的全新體驗之中。
鄉村產業該怎么幫 廣東企業多維賦能鄉村振興實踐調查
鄉村產業該怎么幫——廣東企業多維賦能鄉村振興實踐調查
一粒蕎麥的“身價”增值之路——淳化縣發展蕎麥全產業鏈助力鄉村...
臨滄市臨翔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數字金融賦能集體經濟 市場化運行助推強村富民——天津市首次以...
平涼市涇川縣:紅牛“鏈”起大產業
儋州市供銷社三家電商平臺助推農戶銷售農產品
九連山村的產業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