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22-12-08 01:36
在榕江縣栽麻鎮豐登村,有6棟木屋格外顯眼。穿著一身奶白色棉麻服飾、指甲間還留有灰藍色染料的楊成蘭站在木屋前,與大山、溪流和晾曬著的藍白相間的侗布融為一體。木屋周邊種滿了鮮花、藍靛、柿子等,這是制作侗布的天然染料。
6棟木屋是村寨里少有的幾個年輕人的聚集地,也是楊成蘭的“桃花源”。豐登村是侗族村落,除侗族大歌外,侗布幾乎占滿了楊成蘭全部的童年時光。小時候,每當母親和村里的老人聚在一起織布、染布時,一旁的她都看得出神。
作為村里第一個大學生,楊成蘭走出大山的路并不順暢。2004年,她考上貴州民族大學音樂專業,因家中無力負擔學費,開學1個月后她便決定輟學。幸運的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她重新報考了該校的民族音樂專業,“這個專業在全省有10個免學費名額,最適合我”。
2016年,楊成蘭在事業發展勢頭正盛時選擇重回大山,傳承侗族非遺文化——侗布織造和植物染。她說山里的綠、寨里的安寧令她神往,她要“在大山里續寫藍的日子”。
走出大山艱難,回到大山的日子也不如預期中那般美好,豐登村返鄉創業第一人的頭銜起初并未帶來多少耀眼的光環。
隨著年輕人的流失和工業文明的沖擊,手工織染的侗布幾近消失,工業化纖制成的布料備受青睞,看著包裝袋上的“環?!倍郑瑮畛商m覺得很諷刺。只有4萬元啟動資金的她租下村口一個廢棄豬圈,搭了幾片石瓦、簡單清理后這里就成了她的“家”,吃住、染布、織布都在此完成。楊成蘭在這里一住就是3年。那幾年,她白天走村串戶尋找織布、染布的手藝人,晚上回到“家”便練習織染。
“手工侗布制作工藝精細、耗費時間長,老手藝人根本不相信我能把他們織染的布賣出去,第一年只有一位70多歲的手藝人答應給我做幾米布。幾年來,我前后走了有上百個村寨?!睏畛商m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為了消除村民的顧慮,她選擇“先付后賣”的模式,提前支付村民工錢,不論織染效果,她都照單全收,再放到網店銷售,“看到能賺錢,愿意做的手藝人越來越多,他們什么時候有空就什么時候做,不耽誤干農活”。
2016年5月,楊成蘭成立榕江縣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通過電商平臺將侗布銷往全國;2017年,她的網店銷售額達76.17萬元,全縣排名第一;2018年,她又吸納了栽麻鎮29戶113人組建了榕江縣倚山人傳統織染農民專業合作社,投入400多萬元籌建織染工作坊、侗布織染體驗館、草木染研發基地,也就是現在的6棟木屋所在地。
“我們用藍靛、柿子、楊梅、白酒、牛皮、雞蛋清等動植物及果實研發出了色彩更加豐富的布料,手織布樣達到300多種,植物染色20余類,村里的年輕人也越來越愛上了織布、染布?!?年來,楊成蘭靠著一匹匹侗布帶著全村90%的貧困戶脫貧,還將侗布銷往美國——這也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個跨境電商訂單,“我最大的希望是讓侗布走進校園,讓青少年在體驗織染活動中傳承非遺文化”。
同為返鄉創業青年的薛殿勇是貴州大灰狼創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2022年,在榕江縣發展“新媒體+產業”的感召下,他結束了在廣州10年的電商職業生涯,帶著20多名員工回到榕江二次創業。幾個月間,他帶動了13名青年投身電商直播創業。
“全縣直播氛圍已經形成,接下來就是要把大山里的好東西賣出去?!睘樘岣邉摌I者積極性,薛殿勇免費為其提供電腦設備和直播場地,定制包含線上店鋪注冊、電商數據和流量分析、目標群體畫像、直播帶貨話術總結等內容的培訓課程,還將產品供應鏈從廣州搬回榕江,有效解決榕江電商發展產品單一、定價過高、物流成本高企等難題。
在薛殿勇建議下,青年創業者們通過銷售調味品、家庭音響等流通性較高的民生產品,提高店鋪流量,進而帶動家鄉農產品的銷量。為實現青年“0成本”創業,他采取“先賣后付”模式,即創業者賣出產品后再將貨品款支付給他,“銷售利潤的6成歸創業者所有”。
“青年返鄉帶動黔貨出山?!遍沤h副縣長黃國鋒告訴記者,隨著縣域“聚才行動”的實施以及“新媒體+產業”政策紅利的釋放,越來越多的青年返鄉創業,已新增孵化培育跨境電商3家,促成黔東南州跨境電商單筆金額最大訂單,帶動本地農土特產、侗布、銀飾、木制品等產品走出榕江、走向世界。
記者 王姍姍
寶豐縣孫俊發:返鄉創業建羊場 勇當致富“領頭羊”
丘北2022年“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活動周之青年創業網絡直播帶貨...
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機會多
滬臺青年共探元宇宙 2022兩岸電競文化節啟動
返鄉創業,帶領群眾致富!孟津這個種植大戶……
青年成鄉村振興主力軍
媒體關注|手機成為“新農具” 打通優質農產品“出山路”
河北任丘“靈芝兄弟”返鄉創業 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