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12-06 23:25
記者 程超 文/圖
今年35歲的鄭貴勇是中和鎮新義村一組村民。他年輕的時候,向往外面的世界,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他去過很多城市,打過很多份工,干得最久的就是在家具廠當噴漆工。
后來,鄭貴勇回到家鄉創業,先后養過兔、養過羊,最后都失敗了,但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終,他依靠養豬扳回一局。如今,鄭貴勇的養豬場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
鄭貴勇說,比起在外打工,他更喜歡在家鄉創業。他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惠民政策落地,他的事業會越來越好。
曾經年少愛追夢
“2003年,我初中畢業,剛滿15歲就出去打工了。”鄭貴勇說,因為年紀小,學歷又不高,工作不好找。最開始在同鄉的餐館里做幫廚,幾年后才進工廠。
一開始,鄭貴勇進的是一家家具廠,只能干別人不愿意干的噴漆工作。他卻十分珍惜,一干就是好幾年。
“在外打工的這段經歷,我充分認識到學歷低找不到好工作,也掙不到錢。我記得那段時間加班加點地干,一個月只有兩、三千塊錢。”鄭貴勇說,在外打工的日子,他經常思念家鄉、牽掛父母。
2004年,鄭貴勇在打工時認識了鄰村女孩李先艷,倆人相識相戀,三年后步入婚姻殿堂,并很快有了孩子。“我不舍得和孩子分開,堅持要帶著她在外打工。”李先艷說。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到了該上學的年齡,不得不把她送回老家上學。于是,鄭貴勇夫婦決定回家鄉發展。
返鄉創業搞養殖
回到家鄉后,鄭貴勇考慮到光靠種地不能養活一家人,要想掙錢,還是要發展特色產業。
“我喜歡看央視的《致富經》,電視里說養兔子賺錢,那我就養兔子。”鄭貴勇說,2006年,他和妻子一起回家鄉創業,投資3萬元,修建了兔場,養了200只兔子,但由于不懂技術,病死了很多,虧了不少錢。之后,他又轉行養羊,再一次遭遇失敗。
“歷經了兩次失敗,我發現不管是養兔還是養羊,不懂技術很容易虧得血本無歸。”鄭貴勇說。
兩次創業失敗,鄭貴勇把打工的積蓄和借款都賠光了。于是,夫婦二人又背起行囊,外出打工掙錢還債。
幾年后,他們還清了債務,也存了些錢。鄭貴勇再次萌生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那個時候我把大女兒留在家里,讓我爸媽照顧。但她十分頑皮,老師經常給我打電話,要我加強管教。我爸媽年紀大了也管不住她,綜合考慮后我決定還是回家發展。”鄭貴勇說。
2014年,鄭貴勇踏上了返鄉的旅程。回家后,他決定養豬。他先到四川省開江縣一個朋友家里學習養豬技術。學成后,鄭貴勇在開江縣購回了20頭母豬。經過三年發展,養豬場的生豬規模達到300頭,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
陪伴家人幸福多
鄭貴勇的事業蒸蒸日上,他對目前的生活十分滿意。
“在外打工,照顧不到孩子,照顧不到父母。現在在家養豬,雖然辛苦點,但掙得不比打工少。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鄭貴勇說,現在他跟孩子生活在一起,女兒也變得懂事了,學習成績穩步提高,前年中考時,女兒以年級前十的成績考入開州中學。
鄭貴勇夫婦還有一對雙胞胎兒子,正在臨江鎮太原初級中學讀初二,成績也十分優異,讓他感覺到十分欣慰。
“我時常教育他們,要好好讀書,因為沒有學歷找不到好工作。”鄭貴勇說。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推進,農村的政策會越來越好,鄭貴勇相信,他的事業也會越做越大。他相信在家鄉的土地上,一樣可以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喜迎二十大|天祝:“@她創業計劃”中式烹飪技能培訓班開班啦!
中國退役軍人·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徐永祥:川西壩子的“創業尖兵”
寶豐縣孫俊發:返鄉創業建羊場 勇當致富“領頭羊”
南哨:林下養殖“跑山雞” 群眾致富有途徑
“90后”小伙回鄉創業當“新農人” 直播帶貨農產品帶領農民增收...
丘北2022年“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活動周之青年創業網絡直播帶貨...
穩價政策持續顯效 自繁自養生豬頭均盈利破千
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機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