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丘北 2022-09-28 16:50


在丘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社會民生保障專場發布會上,丘北縣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張松雅就十年來社會民生保障工作作發布。

張松雅說:過去十年,丘北縣醫療保障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醫療保障工作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抓好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醫療保障扶貧、打擊欺詐騙保、化解支付風險、維護基金安全、重大民生保障方面等工作重點,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積極履行宣傳、服務和管理職能,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和提升服務能力,實現了民生實事見實效、改革創新有亮點、各項工作齊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基本醫保制度不斷完善。2017年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后統一的居民醫保政策,打破了城鄉戶籍限制,消除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障的后顧之憂,對于促進農村居民自由流動、充分就業、全面發展和脫貧致富具有重要的保障和支撐作用,更大范圍、更高程度地顯現了制度公平,兜住了以人民健康為根本的底線。2019年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和生育保險合并實施,費用征繳統一,不增加用人單位與職工個人負擔。在基本醫保基礎上,實行大病保險制度,所需資金從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劃轉,個人不需要單獨繳費。

參保覆蓋面持續擴大。2012年至2022年,城鎮職工參保人數從16598人增加到20141人,增長約21.3%;城鄉居民參保人數從41.95萬人增加到50.59萬人,增長了約21.4%。全民參保計劃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以上,脫貧穩定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6類監測人群參保率全部達到100%。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目標。

二、醫療保障待遇水平不斷提高
醫保報銷比例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醫保報銷比例從一、二、三級醫院的70%、60%、50%分別提高到90%、80%、60%。2021年,城鎮職工住院費用政策內報銷比例達88%、城鄉居民住院費用政策內報銷比例達77%。2012年到2021年十年間,全縣參保人員累計97.44萬人次享受醫保住院待遇,報銷25.54億元。
提高大病保險支付限額。普通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年度累計支付封頂線從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城鎮職工大病保險年度支付限額從20萬元提高到40萬元。
完善慢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我們將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納入保障機制,慢特病證辦理業務下沉至醫療機構,累計辦理特慢病證(卡)26026人,“兩病”登記4410人,減輕“兩病”患者門診用藥負擔。

三、“三醫”聯動改革持續深化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政策,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切實維護參保患者的合法權益,組織全縣公立醫療機構參加國家藥品集中帶量采購 6批次726種藥品,金額1635萬元,藥品耗材價格平均降幅超過50%,最高降幅99%。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從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公立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加成,實行“零差率”銷售,完善公立醫療機構補償政策,建立價格調整、醫保支付等多種形式的補償機制,促進公立醫療機構良性平穩運行、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落實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支付方式改革,定點醫療機構藥品耗材費用在總費用中的占比呈下降趨勢,同比下降5.2%,群眾住院費用平均降低約2%。

四、打贏醫保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
在2022年以前,精準實施醫保扶貧政策措施,全縣8萬余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真正實現了看得起病。進入鄉村振興階段,進一步聚焦脫貧穩定戶、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6類監測人群,實施資助參保。2021年資助參保116143人1905萬元,2022年資助參保109758人1811萬元,實現應保盡保,100%參保標識,切實兜住不因病致貧返貧底線,確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五、助力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嚴格落實國家和省、州關于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種費用保障工作決策部署,確保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醫保資金列支新冠疫苗采購費用50余萬元,支出疫苗接種費用803萬元,適時向定點救治機構撥付150萬醫保資金,專項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先后4次下調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費用標準,目前的單人單檢不超過16元,混檢每人5元。從2022年7月起,對正常繳納職工醫保費的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緩繳3個月職工醫保單位繳費,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有力支持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六、醫保經辦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堅持將群眾“少跑腿”作為服務關鍵。截止2022年,全縣共有定點醫藥機構220個(包括公立醫院18個、民營醫院 ?8個、村衛生室99個、定點零售藥店95個)(以下簡稱“兩定”機構)。對 “兩定”機構實施了網絡化管理,規范了“兩定”機構的醫藥行為,保證了全縣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就醫用藥方便安全。全縣醫療機構均已開通住院費用“一站式”結算。10家醫療機構、10家藥店開通了跨省異地結算業務。簡化異地就醫和零星報銷手續,努力讓群眾“只跑一次”成為常態。二是拓寬“互聯網+醫保”服務領域。全面融入跨省異地就醫聯網平臺,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2021年跨省異地就醫備案3327人次。全縣醫保電子憑證激活37萬人,定點醫療機構醫保移動支付接口穩步推進,年內二級醫療機構將全部實現醫保移動支付。三是全面落實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切實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效能,確保來信來訪件件有回復,事事有回音。

七、醫保基金監管進一步加強
一是完善醫保協議,規范管理制度。全面規范醫療服務行為,保障醫保基金合理合規使用,提升醫保服務水平,加強行業自律。二是加大宣傳力度,暢通監督渠道。采取發放宣傳冊、微信短視頻等多種形式宣傳《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利用“基金宣傳月”深入基層宣傳醫保政策知識,提高群眾醫保政策知曉率。公布舉報投訴電話,暢通群眾舉報監督渠道。聘請12名社會監督員,參與醫保基金監督管理工作。三是加大打擊力度,提升監管實效。常態化開展基金監管和打擊欺詐騙保工作,對所轄醫藥機構醫保基金使用情況全覆蓋檢查,依法查處了一批欺詐騙取醫保基金的違法醫藥機構和個人。
醫療保障事業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醫療保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以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為目標,努力推動醫療保障事業健康發展,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唐仁健在北京調研時強調 毫不放松抓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 嚴...
【慶豐收 迎盛會】我縣開展“慶國慶、迎二十大”巡河健步走暨“...
如何構建上海市農村就業保障政策體系 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給出專...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學習貫徹農產品質量...
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開展 探討如何構建上海市農村就業保障政策體
鄭州市農機技術中心多措并舉全力保障“三秋”農機化生產
丘北天星:瓜果飄香豐收季 群眾笑開顏
丘北天星:荷蘭豆種植 拓寬群眾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