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 2022-09-30 21:20
原標題:
重慶駐村第一書記黃培華:鄉村振興,唱鄉村之戀!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日夜叫人念想,那里山青水秀,住著我年邁的爹娘……。”連日來,由重慶彭水苗鄉之音《小城之音--我們的歌》推出的一首由駐村第一書記原創的音樂《鄉村之戀》。在網絡上引發廣為傳唱,樸實無華的歌曲,悠揚的旋律令人百聽不厭。
“最是年年除夕夜,殘燭孤燈人未還。”
“對!這就是我在這首歌里呼吁改變的現實。”重慶彭水自治縣郁山鎮銅鑼村第一書記黃培華、筆名黃碩9月27日對記者說,這首歌剛一播出,就迅速得到廣大聽歌人的共同好評,認為這是一曲吟唱農村子弟的共同心聲,這是一幅描繪農村生活的現實圖畫,這是一首以小見大表現鄉村振興的力作……。
面對眾多聆聽這首歌后給予充分好評又好奇的朋友,詞作者黃培華道出了他創作這首歌的初衷。
2021年4月,聽說組織上要派人接替脫貧攻堅下派干部的工作,作為重慶市屬重點國企中干的他,第一時間向組織上遞交申請。5月初,經重慶對外經貿集團推薦、市委組織部派駐,其成為彭水自治縣郁山鎮銅鑼村第一書記。
“到村之后,我在村干部的支持下,開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我發現,幅員面積10平方千米的銅鑼村,有五個生產小組,664戶2812位村民的家,星羅棋布散居在郁山與保家接壤的青山綠水之間。”他說,由于傳統的種養殖業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初,先知先覺的村民們便和全國各地的農民一樣,開始背井離鄉,走出大山,北上京津,南下滬廣,東奔江浙,西出甘陜,學技藝、求發展。
無論身在何處,也無論從事哪一個工種,村民們就像銅鑼這個村的名字一樣,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郁山古鎮的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銅鑼這個村名就像一面催人奮進的銅鑼,時刻敲擊著每一個外出發展人的心門。
經過幾十年的拼搏,銅鑼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至2020年全面脫貧之時,全村1234個勞動力,有9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他們早就習慣了在外拼搏,早就適應了在外發展。
黃培華告訴記者,在風景秀美的山山嶺嶺間,除了在大中專院校讀書的百來人,剩下來的,老的老,少的少,有的一年甚至幾年不能與年輕的親人相聚。隨著外出的人越來越多,最近五年,全村出生人數只有35人,而死亡人數卻達53人。人口的負增長,正在成為中國鄉村必須振興的理由。另一方面,在外務工的村民懷著對家鄉親人的深沉思念,常常在夢中對著城里人吟唱。
他在實施文化振興項目時,發現村里有一座隋唐時期的官驛古橋,雖然這座融合了中國穿斗式木結構精華造型的廊橋木質部分在1981年被洪水沖毀,但是依然有許多游人慕名而來,觀看歷經風浪沖擊的中國石拱橋。
農閑時的人們,常常會聚到這座橋上,乘涼、歇氣、擺龍門陣。
這座廊橋,成了村民相互了解信息的橋梁,成了鄰居交流溝通的驛站,成了老人盼望親人歸來的哨所,成了姑娘思親等待的門崗。
黃培華經過多次匯報爭取,幫扶集團和有關政府的領導,愿意助力這里建一座遮風避雨的風雨廊橋,讓村民們把這里變成會見親人的帳房,把這里變成親切交流的港灣,把這里變成村民奮斗的戰場……。
于是,他想要為這個叫銅鑼的村寫一首《銅鑼之歌》。
但是,很快他發現,外出打工,拋妻別子,思親盼歸,回鄉發展,共享天倫,人心盡同。銅鑼如此,郁山如此,彭水如此,重慶如此,大中國的大農村都如此。
在家留守和外出發展的路上,有家鄉,有思念,有千里萬里的回歸,有跋山涉水回家過年。于是他決定把主題由銅鑼村擴大到鄉村振興的新農村。
“感恩于有夢之村!沒有做過游子,又哪里懂得家鄉?沒有經歷分離,哪會懂得團聚的力量?今天,當你家人團聚,喜笑顏開,大快朵頤著年夜飯,輕松拿出大把紅包給孩子們壓歲的時候,可曾想過,還有一些農村的人民,離鄉背井,城鄉分隔,天各一方?”黃培華動情地說,為了讓更多的人向著中國夢想奮斗,他希望在銅鑼村的古橋上打造一面獨一無二的銅鑼,通過傳承廊橋千年的歷史,歌頌廊橋發生的故事,去祝愿中國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
“有一個幸福的地方,時時叫人向往,那里鄉村振興,住著我未來的夢想。”他把視角由銅鑼村放大到全國的新農村,把銅鑼人民的對親人的那份感情推及到全國人民共同的戀歌。所以《鄉村之戀》自然而然取代了《銅鑼之歌》。
我希望,“老少團聚不離分,綠水青山五業旺。”
我希望,稻花香里說豐年,政通人和永流傳。
前不久,當黃培華把這首歌發給《中國風華正茂》曲作者、央視星光大道評委、彭水音協主席廖明老師提意見時,廖明欣然為其作曲,經過多人試唱之后,他們聯系到了重慶市曲藝團著名獨唱演員王潔。
“閉著眼睛聆聽著王潔深情演唱,空靈的聲音繞于耳梁之間,美好的愿望飄向未來……。”黃培華說,當古鎮驛道廊橋出現在銅鑼人面前時,希望廊橋上的無奈不再重演,希望廊橋成為游人的思念,希望銅鑼敲擊的是苗鄉文明新的祝愿。
附歌詞
鄉村之戀
黃碩 詞 廖明 曲 王潔 演唱
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日夜叫人念想,
那里山青水秀,
住著我年邁的爹娘。
改革開放出鄉關,
離別父母打工忙。
最是年年除夕夜,
殘燭孤燈人未還。
思親的銅鑼啊,
在廊橋上敲響,
久違的父母在呼喚,
歸來吧,遠行的兒郎!
有一個幸福的地方,
時時叫人向往,
那里鄉村振興,
住著我未來的夢想。
老少團聚不離分,
綠水青山五業旺。
稻花香里說豐年,
政通人和永流傳。
祝福的銅鑼啊,
在廊橋上敲響,
未來的鄉村在呼喚,
奮斗吧,親愛的老鄉!
以高質量的摸排整改成果推動 農村廁所革命提質增效 ——農業農村...
青海大通:打好“黨建+農產品”鄉村振興“雙升牌”
【黑龍江】黑龍江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乘“豐”而來,用電影之光輝映鄉村振興偉大征程
【慶豐收 迎盛會】我縣開展“慶國慶、迎二十大”巡河健步走暨“...
喜迎二十大 金秋閱督亢 | 高碑店:小葡萄串起鄉村振興“大夢想”
鄉村振興 法治先行——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普法直播活動順利舉
如何構建上海市農村就業保障政策體系 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給出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