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2-10-09 11:09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楊紅霞 報道)記者從“青海這十年”鄉村振興專場新聞發布會了解到,為鞏固好脫貧攻堅成果,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青海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要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體系和幫扶機制。目前,全省超過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未出現整鄉整村規模性返貧致貧問題。
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是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第一道防線,青海省鄉村振興局結合脫貧后防止返貧的實踐經驗,形成了青海省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體系和幫扶機制。
2022年,在“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等因素的基礎上,將監測對象識別參考收入由6000元提高至6700元,進一步擴大監測范圍。
同時要求包村干部、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網格管理員等基層工作力量定期對脫貧戶、特困家庭、低收入家庭等8類重點人群進行走訪,對基本生活出現困難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自風險發現15天之內按程序納入監測范圍。
據介紹,今年省內一些地區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災害影響,先后開展3次重點排查,76戶256人因受災原因納入監測范圍并落實幫扶措施。
在基層走訪排查的基礎上,借助信息科技手段,把大數據分析和結果運用在防止返貧工作中。民政、醫保等部門每月同鄉村振興部門交換比對數據,對新增農村低收入人口、醫保支出費用負擔較大的對象開展排查,符合條件的及時確定為監測對象。同時完善了省級防止返貧監測幫扶聯席會議制度,11家省級相關行業部門共同參與,信息交換更加及時和頻繁,守牢底線的合力持續凝聚。
監測對象確實有風險的,按照監測對象“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堅持“一戶一策、精準幫扶”原則,對監測對象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整戶無勞動力,無法通過產業就業措施獲得穩定收入的家庭,落實兜底保障類措施。戶內有勞動力家庭,優先落實產業就業類開發式幫扶措施。目前全省新納入的監測對象,已100%落實幫扶政策。
來源:青海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青海普法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于征求農業行業標準《農機北斗作業監測終端技術規范(征求意見...
青海大通:打好“黨建+農產品”鄉村振興“雙升牌”
如何構建上海市農村就業保障政策體系 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給出專...
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開展 探討如何構建上海市農村就業保障政策體
京蒙幫扶干部助力四子王旗農副產品銷售
青海省圓山村:叩開產業振興的 “致富大門”
唐仁健在部屬單位調研時強調切實做好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堅決守...
鄉村振興一線: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