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 17:52
秋分已過,玉露香梨大面積成熟的日子近了。這段時間,秦皇島青龍滿族自治縣婁杖子鎮婁杖子村果農郭港格外忙碌:白天,把成熟的玉露香梨小心翼翼地摘下,分級裝箱;晚上,通過網絡發送圖片、視頻,為自家的玉露香梨“代言”。
走進郭港的梨園,200多畝梨樹長勢喜人,拳頭大小的香梨壓彎了枝條,靜待采摘。今年58歲的郭港頭腦靈活,敢想敢干,先后干過養豬、種草藥等各種種植、養殖行業。幾年前,在山西隰縣考察時,他了解了玉露香梨這個品種:個頭大,平均一個就有半斤,大些的有七八兩重,皮薄肉厚核小,口感細膩松脆、香甜多汁。郭港便立即引進了這個品種,開始種植。
郭港說,婁杖子鎮土質松軟,是肥沃的沙土壤,富含各種礦物質,特別適合各種林果型作物種植,“咱們鎮板栗的價格比別的地方每公斤高出兩元錢,就因為咱們的板栗更香甜一些。”郭港說,這樣的土質也非常適合玉露香梨的生長,去年產量40萬斤,今年因為遇到冰雹災害,產量大概在15萬斤。因為產量低價格反而高了,往年約5塊錢一斤,今天預計價格漲高一半,總收益還是不錯的。除了土質好,梨的口感與水質也有關,郭港指著園內蓄水池自豪地說,香梨都是“喝”山泉水長大的,特意修的蓄水池,平時將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引入留存,用于澆地,梨子的口感更加香甜。
郭港說,有些地方的玉露香梨已經采摘,但他的園內還要再等幾天,過了秋分,晝夜溫差大,正是梨子上糖度的時候,有的梨子熟透掉落了,寧可白搭一些,也要等口感最甜時才采摘。郭港自豪地說,“吃過咱們梨的都說好,都是回頭客。去年看我們賣得好,有些外地種植戶聯系我,希望把他們的梨送到我這一起賣。他們的梨我一嘗,甜度不夠,我都拒絕了,不能砸了自己招牌。”
正是這樣負責的態度,讓郭港多了很多回頭客。這幾天,他的電話白天黑夜不停地響,都是預定香梨的。有上海、杭州、北京等地老客戶,也有很多電商平臺。這兩天,撿著已經成熟的梨子,郭港和家人采摘了一批,裝了1500箱發往湖南,“是一家大公司訂的,給客戶的福利,我一個個挑選,保證每一個都是熟透的。”除了打包發貨的,按往年情況,再過幾天,梨子大面積成熟后,電商平臺的貨車就會開到梨園,把梨子直接拉走。
縣里、鎮里都對梨園給予了各種支持,為梨園爭取了投射式蟲情測報燈、驅鳥器等各種設備,讓梨園管理更加省時省力。記者采訪時,好幾個村民正在梨園里干活,60歲的李淑英說,自己干一天賺一百多塊錢,“在家門口就賺錢,活兒也輕松。”
青龍婁杖子鎮黨委書記朱金虎介紹說,婁杖子鎮地處縣區西南部,為低山丘陵地帶,是肥沃的沙土壤,村民大面積種植板栗、梨、蘋果等林果。有鎮級公路10條,交通四通八達,利于農副產品的運輸。近年來,鎮里大力鼓勵發展農產品產地采收、清理、分選、遇冷、包裝的機械化、連續化,提高初加工技術水平,村民收入連連提高,日子越過越紅火。
臨潼:獼猴桃園話增收
產業興旺 政策給力 增收強勁 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鄉村新...
丘北天星:以田作“畫” 促農增收
鄉村新風貌:產業興旺 政策給力 增收強勁 農民生活節節高
金秋時節河北迎來豐收季 糧食豐收在望農民增收可期
【喜迎二十大】冷水灘“三策并舉”助農增收
峨邊縣“多舉措”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南果北種 小龍蝦飼養 特色種養如何助農增收?且看湯原“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