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 2022-09-30 15:18
眼下已進入小站稻豐收期,收割陸續開始。按照市農業主管部門農情調查顯示:今年天津小站稻長勢喜人,豐收已成定局,預計單產、總產都要好于2021年。
為搞好小站稻振興,在市市場監管委、市農業農村委等部門大力支持下,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積極建立10萬畝國家小站稻生產標準化示范區,推廣優質小站稻良種和智能育秧工廠,普及綠色優質栽培,全面提升天津小站稻標準化生產水平。
先后建成智能化水稻基質育秧示范區、小站稻栽培標準化核心示范區,輻射帶動10.85萬畝小站稻采用標準化生產技術,促使小站稻畝產量增加10%以上,畝減少氮肥用量20%以上、畝減少農藥用量30%以上,小站稻商品化率達到100%,數量、產量、質量“三量”齊增,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明顯,為天津小站稻種植面積實現100萬畝目標提供了技術支撐。
為盡快普及小站稻標準化生產栽培技術,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建成了配套齊全,現行有效的小站稻標準體系,涉及技術標準、工作標準、管理標準、操作標準等,使天津小站稻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從種子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標準化生產,帶動小站稻品質提升一個等級。
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還以標準體系建設為核心,積極打造“國家水稻標準化區域服務與推廣平臺”,加快推廣優質水稻品種、綠色栽培及稻田立體種養等綠色生態生產模式。每年天津小站稻良種外銷300萬公斤以上,基質秧苗外銷15萬盤以上,助力天津小站稻重塑輝煌。
讓健康惠民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國家衛健委發布會介紹醫療機...
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習近平總書...
國家鄉村振興局召開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新修訂的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正式發布
國家文物局:距今百萬年頭骨化石實證我國百萬年人類史
國家發展改革委: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就
國常會:全年糧食產量能實現1.3萬億斤以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