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網 2022-12-07 18:05
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靈井鎮霍莊村是全國聞名的社火和戲具之鄉,其社火道具生產已有160年歷史,全村535戶中,從事社火、戲劇道具加工和電商的有300多戶,生產的舞龍、舞獅、旱船、舞扇、盔帽、服飾、胡須、戲靴等300多種社火和戲劇道具產品,十分暢銷。
秋日里,走進霍莊村,上百種社火和戲具產品讓前來參觀的游人贊嘆不已。霍莊村黨支部書記霍軍政自豪地說:“我們村連續7年榮獲全國‘淘寶村’稱號,2018至2019年社火、戲劇道具銷售額連年突破兩億元;先后入選農業農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入選‘河南省文化產業特色鄉村’。”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霍莊村的5名村委干部均從事戲劇道具、頭飾、胡須、檔發等產品加工。2015年,霍軍政就創辦了許昌鑫正戲劇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舞臺高靴等的制作、銷售,目前年產值超500萬元,吸納了60余位周邊村民在公司內務工,帶動村內和周邊上百戶電商戶發展。
為拓展村莊產業發展,霍莊村委還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了昌龍化纖有限公司,主營假發生產,經過10多年發展,年產值達到上億元。2019年,村里成立了黨支部領辦的眾誠種植合作社,發展社員12人,帶領群眾探索種植大姜、洋蔥等作物,發展集體經濟。2020年,霍莊村利用省、市、區配套資金,建設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社火戲劇產業基地,計劃打造戲劇社火產業綜合體。
“盡管受疫情影響,去年我們村社火、戲劇道具銷售收入1.2億元,人均收入3萬多元,上百戶群眾買了小轎車、在城里買了房,也吸納帶動周邊桂村、艾莊、椹澗、榆林、河街等鄉鎮及鄢陵、禹州、周口等地2000多人就業。”霍軍政說。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根基,霍莊村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條支部引領發展的路子。這也是建安區堅持發展特色化,選樹、培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領頭雁”,鼓勵他們學技術、引項目,興產業、帶民富的典型做法。
在發展產業助推鄉村振興的路上,建安區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目標,鼓勵全區有基礎的“明星村”培育地域特色突出、產品特色鮮明的地標產品,形成“一村一品、多業并舉”目標。
“我們正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對過去沒有考慮成熟的社火、戲劇道具產業發展模式進行改造提升。”霍軍政表示,接下來將新規劃思路,籌建社火研發基地,挖掘社火文化內涵,實現社火、戲劇道具產業“老樹著新花”;同時每年舉辦一次社火藝術文化節,打造集社火、戲劇產品展覽、展演、參觀體驗、餐飲、住宿等于一體,多產業融合發展的社火文化小鎮。
作者:靳瑩瑩? 范亞旭
護一江碧水,漁民上岸路更寬:環境美 生活富
“三農”這十年:鄉村產業搭上電商“快車”
[安徽]數字技術加速應用,已成為促進水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農...
[吉林]撫松縣品牌戰略驅動人參產業轉型發展
[吉林]臨江市四道溝鎮:沃野織錦繡,鄉村譜新篇
[遼寧]撫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進全市鄉村產業發展
【河北】河北省鄉村振興迎來立法保障 設置脫貧鞏固專章 推進鄉...
【青海】“青海這十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