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1 02:19
為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深入發掘優秀農耕文化遺產,促進農耕文化遺產傳承、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新密市把優秀農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申報超化吹歌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9月28日,超化吹歌作為鄭州市唯一一家非遺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名錄。

吹歌的演奏形式起源于4000多年前夏商時期的鼓吹樂,在隋、唐時期傳入超化寺,形成超化吹歌,又于明朝末年流入超化民間,形成現在的演奏形式。1980年7月,超化村收攏散落民間的吹歌藝人,成立新密市超化吹歌社,并搜尋、維修散失的樂器,整理樂譜,使超化吹歌得以傳承。目前,超化吹歌社擁有各類樂器600多件,演出服裝400多件,舞臺演出設備和道具齊全,擁有固定成員60多人,流動成員300多人,成為隨時能夠進行各種規模演出的大型民間樂團和文化傳承載體。


在鄉村振興中,非遺一方面作為民族文化的精華和民族精神的載體,彼此賦能、相得益彰。另一方面非遺已自然融入群眾的生產生活中,增強群眾的文化自信,提高群眾的幸福感,激發群眾的創新創造熱情,使鄉村振興有了更持久的動力和支撐。
通訊員:王倩倩
來 源:新密市農業農村委
高州多個鎮村打造鄉村夜經濟帶 人間煙火氣 最撫凡人心
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霍莊村:做優社火產業 筑牢鄉村基石
“三農”這十年:鄉村產業搭上電商“快車”
[吉林]臨江市四道溝鎮:沃野織錦繡,鄉村譜新篇
[遼寧]撫順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推進全市鄉村產業發展
【河北】河北省鄉村振興迎來立法保障 設置脫貧鞏固專章 推進鄉...
【青海】“青海這十年”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專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壽光】移風易俗引領風尚 文明新風潤澤鄉村